別再逼死孩子了!人生的成就至多20%歸於IQ!

記得多年前曾在媒體上看到這篇令人心酸的新聞,一位國立名校畢業的父親,對國小五年級的兒子寄予厚望,只要考試沒考一百分,除了打罵之外,還罰兒子學狗叫,並要他趴在地上吃東西。長期以來,兒子不堪其辱,多次逃家之外,並已形成情緒障礙、對同學有暴力傾向。家暴中心多次與父親懇談,父親表示是為孩子好,希望兒子長大也能像他一樣讀名校,才能出人頭地。

「為你好」為的是孩子的身心好,還是為父母的期望好?「成績好」為的是孩子的前途好,還是為父母的面子好?而「學業成就」真能預測未來的成就嗎?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在《EQ》一書中指出:一般人總以為高IQ等於高成就,其實不但多屬例外,甚至可能是例外多於一般情形。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歸於IQ,80 %則受其他因素影響。

許多父母對子女設定高期望標準,不但希望「孩子,我要你比我強」,更希望「孩子,你要比別人都強!」如前述之父親,由於自己畢業於台大,因此希望孩子也能上名校。「期望」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沒有適性、適情及階段性的設定,造成父母凡事「高期望」的眼光,使心思愈來愈狹隘,忽略其他對孩子有利的發展,而不幸演變成管教方式的失當。該父期待孩子出人頭地,但是「上名校」等於出人頭地嗎?「上名校」等於高成就嗎?以高曼教授的觀點來解讀,「上名校」所代表的意義,可能尚未達人生成就的20%。就算這個被期望的孩子考上了名校,但是從一個充滿羞辱、威脅、憤恨、恐懼的教養環境長大,缺乏支持的心靈與被扭曲的性格,要如何面對多元的環境、如何適應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承受課業的重擔?

美國有一項研究指出,孩子在母親正向態度的教養下,常具有「高成就動機」。研究者從活動中觀察並探究原因,原來,當孩子的表現低落時,母親回以正面關懷,常促成孩子放下一時的挫折,向前看。因為他們會對孩子講笑話,讓孩子釋放壓力,或比賽中投以慈愛鼓勵的眼神。而每當孩子有點進展時,母親便即時給與喝采!這種關愛的支持,傳輸給子女一個積極的態度,就是「駕馭挑戰是有趣的」,而非「逃避挑戰」!

新聞事件中的父親,畢業於國立名校,其IQ應不低於一般平均標準之下,但是在「愛」的EQ上,卻落在谷底。因此鼓勵父母們冷靜思考,從「覺察自己的情緒」開始,以客觀的角度調整適合孩子階段性的「期望」;抑或吸收親職教養的資訊,修正情緒上的缺陷,不僅對孩子的傷害減少,也幫助自己學習管理情緒,因為唯有父母本身擁有穩定的EQ,才可能培養真正高成就的孩子。

家庭是孩子學習EQ的第一個場所,從家人親密的互動中,往往可以得到豐富的情緒學習,因此父母更要謹慎,成為情緒學習的好楷模,切忌因過度的期望,造成「愛的悲劇」。

分享:
林盈呈

曾於大學執教兒童發展心理學;製作、執筆系列兒童品格教育圖畫叢書,獲得行政院新聞局推屆為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