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做自己的事,別當過度的父母

史丹佛大學前院長朱莉˙萊思科特—海姆斯 (Julie Lythcott-Haims) 在TED 演講中分享如何培養成功的孩子,不當過度的父母。她說,現代父母花了很多時間、很多擔心在孩子的教育和生活上。

父母確實應該這麼做,萊思科特—海姆斯說,但是如果父母介入太多、要求太多,或為孩子做太多,其實是帶給孩子很大的損害。

萊思科特—海姆斯表示,過去她和許多父母一樣,關心孩子的每一件小事,掌控他們的每一個細節,給孩子吃的好、穿的好,期望他們讀好的學校、進入好的班級、取得好的成績,然後考上好的大學,未來有好的工作。

然而父母的過度幫忙,過度保護,過度指導和過度擔心,其實是剝奪孩子建立「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機會。

自我效能是指個人本身對完成任務和達成目標能力的信念程度和強度,與個人技能無關,而與自身擁有的能力程度的自我判斷有關,比每次透過父母的讚美而建立起的自尊、自信更重要。

高度自我效能的人能夠增加個人與整體的成就與利益,會把困難的任務、挑戰當作是磨練,並相信自己可以掌握。低度自我效能的人則容易會感到壓力、無力感和沮喪。

當孩子的童年是在父母滿列的清單下長大,在他們長大進入職場時,只會等待一份清單,一個不存在的清單,既缺乏動力和本能,也不會提前做規畫或主動做出貢獻。

萊思科特—海姆斯建議,父母應該讓孩子做自己的事,為自己做更多的思考、應對、計畫、決定、行動,以及嘗試錯誤,並為自己的人生去夢想、去體驗。

當孩子感受到付出的行動有了成果,即使會犯錯、會失敗,但從中可以學習和成長,從而建立並發展他的自我效能。

父母過度的幫助或指導,雖然可以使孩子的童年時期獲得短期效果,卻會在自我認知、解決問題、面對挫折等能力上帶來負面影響、付出長遠的代價。

父母應該也必須為孩子做的,是多多關心孩子的行為、習慣、心態、技能和健康,而不是聚焦在成績、分數、榮譽和獎賞上,以此作為孩子童年奮鬥的目標。

理想的大學、理想的工作不應該是孩子成功的定義。萊思科特—海姆斯說,孩子未來成功的基礎,是建立在愛…以及…做家事。沒錯,是做家事!!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75年的幸福研究發現,會做家事的孩子和不做家事的孩子,在長大後的就業率是15:1,前者收入亦會高出20%,而且婚姻更幸福;並且在孩子愈年幼時開始愈好。

藉由做家事,孩子會覺得自己是有能力的,會帶來成就感,也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團隊中的一員,有參與感。這些體驗會幫助他們在未來有更好的表現、更能獨立承擔任務,更容易獲致成功。

萊思科特—海姆斯說,這是一種捲起袖子、出一份力的心態,是為了整體的改善而貢獻自己的努力。孩子會經驗到和體會到,無論在哪個地方或做哪些事情,實現目標是必須付出和努力的。

哈佛研究另一個發現是,人生的幸福和成功的關鍵是「愛」,不是對工作的熱愛,也不是結交許多朋友、擁有廣大人脈,而是親密、穩定及持久的關係與愛,是一種深度的情感連結。

做父母的,必須在孩子的童年時期教會孩子如何去愛,包括愛自己及愛他人。父母愛他們,將使他們學習到愛他人及接受愛。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開心,但在孩子清單式的童年中,是否讓他們從父母的臉看到認同、看到愛,但他們的價值卻是建立在考試成績上…

萊思科特—海姆斯提醒做父母的,放下對成績和分數的癡迷吧!在孩子放學或下班回家時,放下3C產品,看著他們的眼睛,讓他們看到父母臉上的喜悅。

問問他們:今天過得如何?喜歡今天什麼?要讓孩子知道,比起課業成績,最重要、最寶貝的是他們本身。

父母的職責不是讓孩子成為父母想要他們成為的樣子,而是支持他們成為閃亮的自己。

延伸閱讀: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