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作倦怠躍升歷史新高。微軟於2022年7月-8月間對全球11個國家/地區的20,000職場人所做的調查,全球近50%的員工和53%的主管表示在工作中感到精疲力盡。
美國求職網UKG一項新的調查亦顯示,美國企業高達 89% 的員工、91% 的人力資源主管和 82% 的最高管理層表示,他們正在承受與工作相關的壓力。
近3/4的員工和人力資源主管以及2/3的最高管理層表示,工作對他們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至少2/3的員工和人力資源主管以及一半的高管認為,工作壓力對他們的健康和福祉產生負面影響。
什麼是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work burnout)一詞,是1974年由美國心理學家赫伯特. 佛羅伊登伯格(Herbert Freudenberger)提出,指的不單只是感覺”壓力大”,而是一個人對某件事情的投入未能達到預期的結果時,會造成動機或激勵的消失而導致倦怠,以致缺乏工作動力、無法產生樂趣,以及對完成工作的能力缺乏信心。
工作倦怠和壓力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說,壓力是短暫的且與特定的工作目標有關,通常會覺得只要再堅持、再努力,最後終能克服或完成。
但工作倦怠是一種長時間的壓力,即使延長假期、放慢工作腳步或減少工作時間,仍然會感到疲憊或精疲力盡,覺得再努力也做不到,甚至會感覺空虛、冷漠或絕望。
自2019年起,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工作倦怠」定為一種職業病。有四個主要症狀:
1.能量耗盡、精疲力竭和疲憊的感覺
2.與工作的心理距離增加
3.對工作感到情緒低落、消極,或憤世嫉俗
4.工作效能明顯降低
造成倦怠的因素包括:不公平的待遇、過重的工作量、過高的要求、過多的被掌控、不合理的時間壓力,缺乏支持、溝通不良、技能、與角色不符合、未受到肯定或適當的回饋,或是工作中的道德衝突和道德困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