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可能或多或少聽過類似以下這樣的回答:「隨便啦」、「都可以」、「你開心就好」、「沒意見」…(族繁不及備載),聽完對方回應的我們進而提出了某個方案或方向,卻得到類似前述的回答,甚或引發其他的爭端,如:吼…你怎麼都不懂我啦!
OS:可是,是你說隨便的啊?(無辜狀…)
關鍵在於,我們「得到的答案」,關乎我們「問了什麼問題」。
邀請各位朋友跟著大巴一起來看看好問題黃金三招,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提出一個「更能讓對話有進展」的「好問題」,進而得到一個「好答案」!
第一招:#表明詢問之核心用意
例如:與其說「今晚我們去吃OO餐廳如何?」,更可以說「今天是我們交往紀念日/今天好熱想要清涼一下/今晚我想帶你去看夜景…,所以我們去吃OO餐廳如何?」
「表明詢問的核心用意」不論是出於自己的、對方的、或彼此共同的考量都可以。當然,若從對方或是彼此共同的考量出發,成功機率應該會比「單純考量自己」來得高。
不論是哪一種出發點,只要有表明詢問之核心用意,就能幫助對方判斷「所提出的方案」是否呼應「核心用意」,進而獲得更有進展的「好答案」。
第二招:#提出複數方案供挑選
「表明核心用意」是第一步,更有智慧的進階作法是「提出複數方案供對方選擇」。比方說「親愛的,下週五是我們交往週年紀念日,我想帶你吃頓浪漫晚餐,那麼餐廳A、餐廳B、餐廳C…你比較喜歡哪一個?
「提出複數方案」一方面可以提高對方選擇的機會,並讓進展和自己原先預期的方向貼近,畢竟「我們自己主動提出的複數方案」,總不太會「自己做不到」或是「不能接受」的吧!
此外,「複數是幾個」同樣是關鍵。從消費者心理學來說,建議提出「3個選項」剛剛好,既不會多到造成「選擇障礙」,也不會少到「讓人感覺不夠用心」。
甚且,若能在提出餐廳A、B、C時,稍稍簡單補充說明各方案的特色,例如說:「A風景很美、B價位合宜、C是有屬於我們的故事…等,那你比較喜歡哪一個?」
這樣一來,相信對方更會感受到這份「認真思考的用心」,同時提高了「得到好答案」的機會。
第三招:#由大至小限縮性跟進
前兩步都有做到的話,「得到好答案」的機會已大大提昇。然而,世事無絕對,仍有些微可能得到的答案是「拒絕」或「無法讓對話有進展」。
這時氣餒就太可惜了,我們依然可以提出「其他方案」延續對話。
但,「提出其他方案」可別一下子就跳入「具體且特定的方案」喔!舉例來說,若前面餐廳A、B、C都被拒絕了,也別一下子提出餐廳D作為方案來詢問。
因為我們需要「先了解他拒絕的原因」,因此可以先關心看看他拒絕的原因是不是「太忙了」「身體不舒服」或「單單就是不喜歡前述餐廳」…得到原因後,才加以限縮跟進的詢問。
假若是他根本就是「太忙」或「身體不適」,我們提出了100個替代方案,也是白搭,對方還會覺得我煩,我則覺得對方都不領情。
而若是問出他是「太忙」或「身體不適」,我們跟進的詢問就可以朝「改期」前進,並在對方「忙碌」或「身體不適」上表達關心。不僅延續對話,也呈現了愛的心意。
若是他「單單不喜歡前述餐廳」,也可以先了解「不喜歡的原因」,並針對該原因(可能是餐點種類、或是餐廳地點)提出幾個比較大的類別讓他選擇,並漸漸限縮到越來越具體而特定的方案。
例如可以跟進詢問:台菜、飲茶、西餐、日式料理(可以自行舉例)當中,你喜歡哪一類?或是北區、東區、西區…你偏好哪一帶。
複習一下#好問題黃金三招
第一招:#表明詢問之核心用意
第二招:#提出複數方案供挑選
第三招:#由大至小限縮性跟進
期待我們一起都更有「問好問題」的智慧,不僅可以得到越來越多「好答案」,並能更加地享受於戀愛關係、婚姻互動、職場往來中!
文/巴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