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永遠在兒女的身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僅塑造孩子的價值觀,更是打造孩子一生受用的生活哲學。
如今已是89歲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分享到他能有如今的成就,是因為他擁有影響他人生的老師,而其中一位就是他的父親霍華·巴菲特(Howard Buffett)。巴菲特回憶道:「我欽佩父親的一切,到一個程度,我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功課。」
這一生能遇到這樣的父親,我很感謝!
年少的巴菲特也曾叛逆輕狂。12歲那年,父親當選美國眾議員,全家搬遷到華盛頓,母親因承受極大的壓力、變得異常暴躁,熟識的同學不在身邊、也無法結交到新朋友,讓巴菲特感到相當鬱悶、心情糟糕透頂,於是決定離家出走,未料在路上被警察發現、帶回警局。當父親來到警局,沒有責備驚嚇不已的他,只是輕聲說道:「你知道的!你可以做得更好!」
他永遠記得這句話,特別在他犯錯、令父親失望的時候,父親依然愛他、給他無比的信心。巴菲特回憶道,父親給所他的教導,都不是嘴巴上說一說而已,而是親身示範、以身作則,「一生最棒的禮物,就是擁有父親! 」巴菲特說。
幸福快樂是你要追求的,金錢是跟隨你的幸福和工作而來的!
巴菲特的父親是一名投資家,從小他就閱讀父親辦公室裡的投資書籍,並且養成了濃厚的投資興趣,立志在35歲前成為百萬富翁。他積極打工、賣報紙,賺近1,200美元,買下了40英畝的土地,並將土地轉租給佃農,而這第一筆土地投資案的成功,正是在父親的建議下促成的。
巴菲特的理財觀來自父親,父親對生活的態度更深深影響著他。從孩提時巴菲特就一直被父親教育:「幸福快樂是你要追求的,金錢是跟隨著你的幸福和工作而來的,而不應該引領你的工作。」
巴菲特說,父親教他的人生準則就是重視自己的內在評分卡、高過別人給你的外在評分卡;只要你知道為什麼要做現在正在做的事,這就足夠了。因此當他投資致富、備受全球讚譽,也從來沒有改變他的生活方式,依然自己開車、住在沒有圍牆的普通房子裡、吃著一般的食物,早年送孩子就讀公立學校。巴菲特的兒女在2017年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說道,孩提時一直都不知道父親這麼會賺錢,直到20幾歲才知道原來家裡這麼有錢。
金錢的多寡不能影響人存在的價值,每個生命都是同等重要的!
巴菲特現今雖然是擁有720億美元資產的億萬富翁,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家與企業家,但也是數一數二的慈善家,他熱衷於投資不是因為金錢,而是熱愛投資本身。根據富比士統計,光是在2014到2018年這五年間,他成為全世界最慷慨的捐贈者,共計捐出了 147億美元(16.3%)的個人資產,其中捐贈大筆金額至比爾與美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同時也擔任此基金會董事。該基金會設立的目標在於解決全球極端貧困和健康問題,打造生而平等的社會。
巴菲特傳承父親的價值觀與信念,不以財富來衡量自己的成功,也不用金錢的多寡來評斷人的價值和尊貴,因為「每個生命都是同等重要的!」
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尋找屬於自己的道路,還有幸福(而非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