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凱沁/授受「意見」的藝術

合宜的動機和態度給出的「意見」是分享,是授受經驗的分享,進而促成了二人對問題的商量與共識。不合宜者即便「意見」不錯,也令人困窘、詫異和沒有被了解的失望,即便是好意之見,也如同塊塊石頭引起陣陣漣漪,擾人心緒。

其實授受「意見」是日常活動。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在食衣住行的巨輪轉動出許多如何生存秘訣,在生活細節裡都得出如何更舒適便利的心得。這些秘訣和心得,形成了個人獨特的食衣住行的生活儀式和習慣。

在生活的巨輪裡養成了個人生活的習慣,不知不覺被自己以為是獨家偏方智慧結晶,在生活裡與人來往之間便將之包裝成「意見」慷慨分送。在關係裡對愈親的人愈慷慨、愈是為了對方好而急切地奉送「意見」,如果未能察覺有些「意見」是個人生存習慣養成的,無法成為普遍生活的金科玉律,就會養成以自己的「意見」引人入座的指標。

於是以為「意見」送愈多愈好,愈是表示自己人赤膽相照相助成功,實屬誤會。特別是在生活諸多事物的來回裡,每個人活了數十年養成了數千的習慣,如果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的「意見」最好,把習慣變成生活智慧結晶到處放送,豈不是真的擾人清靜。

我十分同意「意見」蘊含著一個人在歲月裡所得的智慧結晶,但是在親密關係裡若未經合宜授受,對授方而言,是大方慷慨貢獻智慧且冒著被討厭的勇氣說出對方何以不成功的障礙,而受方卻覺得所有的好意見如同舖天蓋地的雪霜使之苦惱。

意見既是以心相許的寶貴交流,那麼就得靠雙共同建構來回的心軌道,才能授受皆大歡喜。

對於愛心慷慨給意見者,為了給出去的「意見」被珍愛,則需要精心察覺內在「給」的動機,和以接受者為中心考慮給的方式和說話的內容。自我察覺在「給」意見當下,不是由於先前自己有情緒,對對方的能力有負面評價和成見,同時也對自己有沒有把個人的習慣成生活定律強加於人,對此,一定要有所察覺和制止,否則會變成令人敬而遠之的意見王。

因為這樣自以為「最好」會營造出「我優你不良」的授受氣氛,令人十分不舒服,那時即使是你給得對,也會讓對方想「吐」,最後讓你有著滿腹委屈。

因此,要客觀地去發現每個人都建構了生活獨特的習慣,尊重別人與你不同的處事習慣,不要太在生活小細節的習慣上給太多的意見。

有位太太對著收拾廚房的先生指教從洗碗機拿出來的鍋碗瓢盆如何擺放,水槽如何清洗,怪他抹布不能這樣那樣掛,最後先生則還以白眼拱手相讓。

而另一位太太則是先生對她的時間、休閒方式、親友送禮等等都有「更好」的意見,讓太太不得不正眼望著他說:「你這樣大小事都有最好的意見,讓我都在想,走路先伸那隻腳最好也都要問你了。」令人不禁莞爾的幽默回答,的確提醒夫妻的生活間「意見」的授受。

生活細節太多了,習慣不一定要變成給別人的「意見」。不傷大雅的生活小節,放吧!告訴自己個人的習慣不是定律。

換位思想和感受對方的處境,你會發現別人的決定有他的道理,就像那位太太深知她的親朋好友該如何被對待,自己的時間感和身體節奏如何被整合。

然而,接受「意見」的一方也是需要站好腳步,不要動不動都覺得別人惡意在批評你、覺得你不夠好,能夠擺好心態,才不失被寵愛的地位和機會。

同時也不必為了善解別人是愛、而收下不適的禮物,甚至為了別人的習慣培養了妥協討好別人、委屈不做自己的悲壯習慣。這絕對不是你們雙方所願的,更不是因愛給出意見的初衷。

善解別人給出「意見」的動作很重要,不管別人在「給」的當下他的自我察覺清楚與否,還是自以為習慣成智慧,千萬別假設別人是惡意的。否則你會不經意的在授受的氣氛裡形成了「角力」,以各樣的形態展開對他所給即便是智慧的好「意見」,一併給予拒絕,甚至流露出不敬與反擊。

因此,對於被許多意見禮物包圍的人而言,善解對方很重要和表現自己真正的需要同樣重要。在給出意見時雙方的動機和心態都擺好。

給出「意見」時不是「我好你好」,總不忘在說出自己的意見時不忘肯定理解對方原本的見解,而在面對別的意見時也不要覺得「你好我不好」去分辨並善解別人的心意,不管接不接受他人的意見,也可以不吝讚美表別人卓見。如此,「意見」的授受便形成一種「我好你也不錯」的經驗分享,進而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智慧交流。

#心靈輕旅行#為愛充電系列

 

林凱沁老師最新力作
《一定要原諒嗎?走出錯待的9個故事》

原諒不是容忍或是遺忘,甚至不是和好,是承認被錯待,辨識傷害、拒絕傷害的心靈旅程。

藉由9個愛恨曲折的故事,辨認自己困苦的過往;透過5個步驟,學習最困難的同理課題,最終有勇氣與智慧愛自己與他人,接受不完美的世界,踏上寬恕之旅。

延伸閱讀:

分享:
林凱沁

正道神學院教牧博士、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美國阿肯色州理工大學教育碩士,逾30年輔導工作經驗,也是佳音電台「快樂送到家」節目製作、主持人,著有《情緒的鏡子》、《記憶的鏡子》、《一定要原諒嗎?走出錯待的9個故事》(原書名:中年重生,修訂版)等書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