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養風格,影響孩子一生

日前看到一個提供心理學幫助的訪談節目,提到一位早已過而立之年的小女兒仍在年老務農的父母家中「啃老」,母親只要一提到找工作的議題,兩代就會發生激烈的爭吵。小女兒陳述從小到大一直得不到倆老支持,發覺自己恐懼人群,曾有短期的工作皆無法適應。

節目的前半,充滿了母女的爭吵以及小女兒對主持人、發言人的指責、辯解、質疑,對於大學畢業十年無法跨出家門工作,母親自始至終認為女兒滿口推託。到底什麼原因使這女兒毫無生產的動力,反而堆積了滿腹的憤怒?

從記者到家中分別對母親和女兒的訪談,逐漸看出了一點端倪。母親回應記者的提問,自承從未誇過女兒一句話,看重溫飽過於一切的她一點也不覺得該了解孩子心中所想。主修藝術的女兒從小創意十足,最想與母親分享精心繪製的設計圖,但常無端換來尖銳的責罵、諷刺與否定,因為這些「都不能吃」。

節目的進行在心理師的幫助下,母親似乎看見小女兒複製了自己強烈指責的樣貌,也似乎覺察孩子憤怒、痛苦的另一面其實是情感依賴。節目中的揭露,使在客座中的大女兒感同妹妹的痛,早已泣不成聲;小女兒最終在被理解中,語調趨於柔和與善意。

最後,在心理師的驅使下,姊姊心疼的緊抱著妹妹,母親猶豫的伸手卻不自然的碰觸小女兒,鏡頭特寫帶到小女兒怯怯的眼神似乎努力想讀懂母親的表情,隱約透露她最在意的仍是媽媽的回應;這一鏡令人不勝唏噓。

父母對孩子的「適度回應」,到底有多重要?

國內外無數針對兒少的研究指出: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對待兒童的態度方式,直接影響兒童自尊的形成和發展。

二十世紀的美國學者波姆林(Diana Blumberg Baumrind)提出三種親職教養風格中,對兒童成長最具正向影響的「民主威信」風格的父母,通常表達出尊重孩子的興趣、意見、獨立的決定與人格,也以溫和或嚴肅的方式處罰不良行為,但目標以理性溝通來激發孩子正確行為表現。

此外,因子女的個別差異,父母也會調整教養方式與自我省察,屬於高關愛、高要求的管教模式。這類的孩子在具有支持性的親子關係脈絡中,被愛、被理解、被要求,他們能明確感受父母的關愛與接收到合理且一致的期望,充滿安全感,具有自制力、自主性、探索心與獨特性。

民主威信型的父母,表達對子女的喜歡與關心,敏銳也能適時回應孩子發出的大小訊息,使孩子感受自身能引發別人的回應,繼而有能力感(我有能力使受重視)、價值感(別人重視我的存在)與歸屬感(爸媽與我有連結、有倚靠,感覺舒適與安全)。

因為父母的回應與引導,孩子的內在動力增強,促進自我成長的渴望,也能以父母為安全堡壘,向外面的世界挑戰,表現穩定、友善、合作,有責任感,能妥善處理問題,有較好的社會技能。也因為教養中孕育出的高自尊,這類的孩子很能夠接受自己的失敗與不完美,也願意面對困難繼續改進與學習。

節目中的女兒,在父母從未正向回應與支持的關係中,自尊心受減損,產生自我懷疑,即使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在貶低與壓抑下,逐漸失去內在自我成長的動力,致不斷尋求母親認同的期待中,長久的失望轉變成只看見別人的虧負,堆疊了難以消化的憤怒,而這強烈難解的情緒更加強自我成長的阻礙。

當孩子從母體獨立出來,個體就會開始不斷發出需求的訊息,若能為孩子多停留一點時間,適度的理解、回應,累積的滿足感與支持性,自然就成為孩子探索發展最強而有力的推手。

父母的「適度回應」到底有多重要?攸關了一生的身心健康。

延伸閱讀:

分享:
林盈呈

曾於大學執教兒童發展心理學;製作、執筆系列兒童品格教育圖畫叢書,獲得行政院新聞局推屆為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