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玉芬/「參與」不「介入」,讓孩子願意跟我們聊

「介入」是一種控制,「參與」是試著參與孩子的生活。

我以前有一個蠻酷的髮型,其實是刻意找跟孩子同一個設計師,剪了一個跟兒子有一點像的髮型,我突然知道,為什麼每次出門他都要那麼在意他的頭髮,尤其是前面的瀏海。

姐姐都說﹕「你怎麼出門比女生還要慢啊,你那片海苔整理好了沒?」當我剪了類似的髮型,才了解前面的這一片海苔很重要,絕對不能斷裂,斷裂了就遜掉了。

這個就是「參與」。當參與之後,自然就有些話題會出現、可以跟孩子聊。然後呢,可以問他,生活裡有沒有什麼苦惱啊?可不可以跟媽媽討論啊等等。而不是說,你的聚會我要去、你寫的週記我要看、手機簡訊我要看…,這是「介入」,甚至是「控制」,不是「參與」。

或是孩子在用Messenger,我就來申請messenger體會看看;或是現在年輕人用部落格,我也申請一個部落格,放一些文章看看,同時也去觀察部落格的生態。不是為了控制或監督,而是參與在他們的生活型態裡面,去體會當中的箇中滋味。

就是這樣子慢慢的參與、慢慢的參與,在參與的同時又跟他聊。但是,我也很擔心,這樣的教導會不會帶給父母另外一個不見得正確跟健康的「以為」,就是「以為」父母沒有主張、沒有標準?不是的!因為基督徒是有真理的!

一個健康的人或是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有它的理想狀態的。在陪伴、帶領孩子往這個好的標準、好的方向走去的時候;要把好的、健康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的時候,最主要是那個傳遞的方式。

傳遞的方式不是命令的,不是批判的,不是絕對的認為——你就是對的或是錯了。

這個傳遞的方式很重要,親子間有沒有經過討論,或說,有沒有去體會到孩子這個時候的難處、這個時候的困境?然後知道這個時候的狀態,使用這個時候的語言。換句話說,我們有沒有進入孩子的處境下來了解,以至於才可以陪他往那個最好的方向走去。

這很像基督信仰裡以馬內利的神。神為什麼要從高高的寶座上下來,進入到人的生活裡面、成為人的樣式,然後才活出一個可以抵擋住罪的綑綁、誘惑的一條新的路。

從某個角度來看,其實信仰的語言就是道成肉身。我覺得父母是不是也要有這種道成肉身的一個智慧?!然而道成肉身,不是我們的肉身,是孩子的肉身。父母有好的理念,但是,很重要的事,我們能不能在他的處境底下?!

有哪些現象可以觀察孩子?

當孩子都報喜不報憂的時候,你就要擔心了。這個孩子都沒有遇到困難嗎?或是這個孩子都不太願意跟你講的時候,你就要擔心了。真正到了這個時候,有些時候要挽回是很困難的,通常都要花一段時間。

我認識一位家長,她的事業很成功,但是跟丈夫的關係、跟孩子的關係卻漸漸的淡化,幾乎行同陌路。後來她有很深的察覺,決定好好的重拾、挽回她的家庭。但是這個時候,孩子已經很少回家,或是回到家中也很少跟父母聊很多話。

這時,不是說我這個媽媽在外面事業這麼成功,一回家就來告訴你﹕功課要怎麼做、做人要怎麼做、人生要怎麼規劃…。青少年的孩子是不會聽的。這個媽媽沒有這麼做,她先觀察孩子,先去了解這個孩子喜歡的食物。

她知道孩子很喜歡吃炸雞,於是開始在家裡嘗試去炸好吃的炸雞,然後呢,孩子回到家裡,怎麼有炸雞的味道,親子之間的談話,就從孩子最愛的食物、炸雞開始聊起的。後來經過蠻長的時間,才挽回這個家庭。

不是講道理而已,而是先進入他的生活。

這是一個母親的見證。所以不是「道理」而已。不是說父母不能講道理,而是把道理放在心裡面,先進入他的生活,然後從生活的互動裡面慢慢的、慢慢的,讓他體會到我們心中的這個道理。這應該是比較好親子溝通方式。

(文字整理)

 

錢玉芬教授

現任靈糧神學院牧靈諮商科主任/曾任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台灣神學研究院靈性諮商組主任

致力投入基督信仰與心靈治療等關懷,主持許多叫好又叫座的課程、講座,深入探討內在心靈和童年經驗帶來的影響等等,是一位涉獵多元領域又極為重視內省的心理學專家。

 

延伸閱讀: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