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習慣了社交距離,別忘了找回人情與溫暖!

疫情期間,為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及傳播的機會,也為保護自己和家人,民眾儘量待在家裡,減少外出用餐,也避免參加社交活動、團體聚集,我們被要求和身邊的人拉開一定的物理距離,彼此間盡量避免有過多的身體互動,包括搭搭肩、親切擁抱等等,甚至連平時禮貌性的握手禮儀也能免就免。

近期報導指出,保持社交距離的說法已經嚴重危害人類心理健康,WHO表示,人們應該要將「社交距離」一詞改為「生理距離」;專家也紛紛認為,疫情下保持社交距離容易對他人產生警戒。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們會感覺幸福是因為滿足一定的需求,其中之一就是社會需求,包括愛、接納、歸屬感。人人都需要能夠愛人及被愛;希望有與他人連結或有關係的歸屬感,包括親情、愛情、友情及與生活周遭人的互動及人情;還包括投入志工服務、參加教會崇拜、小組聚會、各式休閒育樂等團體活動,這些連結幫助人們覺得自己是屬於這個社會、參與這個社會。

同時也有許多研究充分顯示,活躍參與人生、與他人有連結的人,通常比較快樂,身心比較健康,遇到重大改變或人生轉折時也比較能有效處理。反之,生活在壓力、孤立與被社會排擠的情況下,將增加健康惡化與內心孤寂的風險,甚至可能成為死亡的肇因。

因著疫情,台灣普遍民眾已建立了公共衛生意識,知道感冒要戴口罩、咳嗽會用手肘蓋住;但是否也因習慣保持社交距離,自我保護意識及逐漸疏離的人際,讓口罩築起了人我之間的高牆,並使社交距離變成了心理距離,逐漸地,感受不到人的溫度與溫暖。

隨著疫情穩定控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逐步放寬防護措施,包括營業單位不再受到室內100人、戶外500人的限制等等。別宅在家,放開許久來因為疫情的陰霾心情,走到戶外,曬曬和煦的陽光,享受徐徐微風襲來;和家人外出吃個飯,約許久未見的朋友逛逛街,或一起看看電影或球賽,找回過去與他人、與群眾、與社會的熟悉感,重新建立彼此的實體關連。

更重要的,讓我們持續保持台灣人的親切和善良,特別是對弱勢族群的關懷,有研究調查指出,仁慈和寬厚會讓我們更能體諒、更能正面看待他人,也更正面看自己、更有自信,讓我們更快樂,更有溫度。

延伸閱讀: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