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慧的年代裡面,要怎麼樣塑造我的個人價值呢?要怎麼樣塑造出我那不可被取代的價值呢?我記得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有一天我的老闆跟我說:「你知道要怎麼樣才能夠永遠保有你的工作嗎?那就是要塑造一個無可取代的價值。」
過去是跟人比,現在則是跟人工智慧比。那什麼叫作無可取代的價值?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告訴我們,那就叫作加乘效果。如果你來到一個團隊,六位同仁能創造1000的價值,你來了以後還是1000,這只是守成;如果能變成1500,那多出來的500,就是你創造的加乘效果。
不管有沒有人工智慧,能夠得賞識、被重用的人,就是能創造加乘效果的人。而運用人工智慧工具,可以讓自己一個人做兩、三人的工作量,這就是加乘,因為你有好助手,但自己不必天天加班。
人工智慧的工具要怎麼用?這是需要能力的。高盛在2020年指出,最容易被取代的是律師和行政工作。IBM 2023年也指出,全球26萬員工中,若工作方式不改變,30%五年內會被取代。台灣的2025薪資指南發現,未來五年企業最重視的是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運用,其次是環境永續和數據分析。
各位,你開始使用這些人工智慧工具了嗎?但除了使用AI工具之外,還有一些人類獨有的能力不可忽視:人際溝通、情緒管理、批判性思維、創造力與直覺,以及持續學習。只要持續更新自己,強化這些不可取代的能力,我們就能在變動的時代中穩住自己的位置。
各位,趕快鞏固我們自己不可取代的價值吧!
以上為訪談精華內容
想知道更多,點擊這裡觀看完整影片!
(鼓勵訂閱真傳媒YouTube頻道,收看更多精彩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