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凱沁/《避靜》 在疫情衝擊之下,向你道平安,深願你和你所有的親朋好友身心靈都蒙恩,安度每一天。許多人生旅人都難免遇上風暴暫停或轉換行程。眼前的COVID-19可說是普世風暴,我們都遇上了。不管願不願意,大家都得停下來,在自己的心靈角落避靜片刻,重整行程。有過到修道院小住十天,避靜三天的經驗。避靜期間如常生活,只是徹底保持緘默。第一天數十人在嘎然寂靜中用餐,大家互不招呼,專注在自己吃飯這件事,這時我訝異我的耳朵竟然比我的味覺更靈敏,我聽到來自不同桌的盤子、筷子和湯匙碰觸的聲音,很有秩序和節奏感,意外地感到這些響聲像音樂。幾餐後,我可以分辨出筷子和盤子、湯匙與盤子不同組合的響聲,以及大家小心壓制力道所碰觸的輕重音。三天裡,我耳朵靈敏地聽出外在聲音裡的表情和意念,進而側耳向著吵雜的心靈角落裡,我保持緘默,緊閉雙眼,專注向內傾聽內心掙扎和呢喃節奏。三天,很純粹的獨處時間,讓自己駐腳心靈角落操練聽力,分辨來自內心和上帝的聲音。疫情期間不便到修道院去避靜,我打開電腦面對空白的word檔,安靜再安靜,直到聽到來自心靈角落的聲音;安靜再安靜,直到看到了聲音裡的表情和辭句;然後我書寫、我塗改,直到寫對了聲音裡的辭,讀懂了聲音裡的內容。由此,疫情期待的避靜有了過程,安靜、聽、看,書寫。分享我個人避靜操練聽的經驗。在這段期間,你以何種形式避靜和再出發?「以色列啊,你要聽,要謹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與蜜之地得以享福,人數極其增多,正如耶和華─你列祖的神所應許你的。」申命記6:3看來,以色列民的再出發,也是從聽開始。#心靈輕旅行 #為愛充電系列林凱沁老師著作 #一定要原諒嗎 #情緒的鏡子 #記憶的鏡子 【訂閱YouTube頻道】請點我!記得按小鈴鐺 通知影音搶先看! 「按讚」真傳媒粉絲團,成為「真粉絲」! 延伸閱讀: 許景泰:如何成為跨界人才? 婚姻裡,小心記憶的力量 授受「意見」的藝術 當事情發生時,你是怎麼想的? 分享: 林凱沁資深心理課程講師 正道神學院教牧博士、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美國阿肯色州理工大學教育碩士,逾30年輔導工作經驗,也是佳音電台「快樂送到家」節目製作、主持人,著有《情緒的鏡子》、《記憶的鏡子》、《一定要原諒嗎?走出錯待的9個故事》(原書名:中年重生,修訂版)等書 文章關鍵字 心靈成長 疫情危機 心靈輕旅行 為愛充電 林凱沁 疫情 FB留言 延伸閱讀 拒絕怨恨,選擇饒恕 陳永儀/在風浪中,先學會放 林凱沁/「做自己」這趟人找人的旅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