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怎麼做,你都不滿意?

一對結婚多年的夫妻,先生很盡責地賺錢養家,希望太太可以過好日子;而太太也很照顧先生,知道先生有壓力時心情會變得不好,這時候她會帶著孩子出門讓先生一個人安靜地、輕鬆自在地在家裡做他想做的事情,也會鼓勵先生約朋友一起打球或是看一場電影等等。

讓太太相當抓狂和生氣的是,每次先生看完電影或打完球回家後總是板著一張臉、很不開心的樣子。作太太的一個人辛苦在家帶小孩、做家事,當然期待先生回家後會開心些,她的犧牲才有價值;但先生的心情非但沒有變好,還擺出一副「我不開心」的表情。

「電影看得如何?不好看嗎?」太太忍著脾氣問。「還可以、不錯看。」先生一臉不高興的回答。「那你回家後還給我臉色看,到底要我怎麼做,你才會高興?」一股怒氣直上太太心頭。

先生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在電影院裡或是打球時他確實都很開心,可是只要一回到家,就會開始愧疚、自責,「太太一個人在家辛苦照顧孩子,我怎麼可以自己開心呢?」於是不自覺地就會「變臉」,我沒有很開心、我沒有覺得打球好玩…

原來先生孩提時期的家庭狀況曾經有過一段相當辛苦的歷程。那時爸爸生病一段時間,媽媽要照顧爸爸又要照料全家,家庭氣氛非常低迷。先生說:「看到爸爸媽媽這麼痛苦,就算在外面和同學、朋友玩得很開心,回到家都不能表現出自己很開心,因為會有愧疚感,感覺自己沒有跟家人站在一起。」如今,這份愧疚感投射在妻子為他的犧牲:不能表現出自己很開心。

作太太的呢?究竟要做到什麼程度,才會讓先生感到開心?在太太的原生家庭裡,爸爸媽媽都忙著工作,她是長女,要做家事,要照顧弟弟妹妹,她常常告訴自己,要擔起「老大」的責任,要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能讓爸爸媽媽擔心!因此只要爸爸媽媽回到家裡、稍稍有不好看的臉色,她就會很自責,感覺自己沒有把事情做好,沒有盡到做老大的責任。

年幼時的她不知道如何跟爸爸媽媽說也無法表達內心的感受:「我已經很盡力、很努力了,為什麼你們還不高興,到底要做到怎樣你們才會滿意?」這個難過、痛苦、壓抑一直伴隨她長大。因此當她為先生付出一切、看到的卻是一臉的結屎面時,怒氣頓時爆發,「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好像都沒有收到,我還要做多少你才會覺得滿意?」

許多夫妻關係的治療,最後常常都是回到原生家庭的困難和問題,回到原生家庭互動的模式。

在夫妻關係裡,剛開始時會互相吸引,都是看到對方身上有我所沒有的,通常也會有一部分可能兩人都有的共同破碎或類似的負面經驗,然後談戀愛、在一起、最後結婚。結婚之後,兩人開始看到的,不再是你跟我不一樣所以我們互相吸引,而是為什麼你跟我不一樣?為什麼你不能夠跟我一起…

心理諮商師說,有趣的是,這個為什麼不能夠跟我一樣、跟我一起…,都不是因為對方不愛自己或是彼此不相愛,而是各自愛人的方式不同或愛人的能力不一樣。

這時候會發現,兩個人的相處開始會打結,會有矛盾、會有衝突…,到最後要處理的時候,通常都不是「我聽不懂你在講什麼」,而是「就算我聽懂了,不見得都要同意你講的」。

這些都不是溝通問題,因為「溝通」是對方講什麼我聽得懂,但現在不是「你講什麼我聽不懂」,而是「你講了我聽懂了,可是我不願意接受或改變…」這些問題通常必須要回到原生家庭裡面,是否有一些卡住的模式或卡住的信念,在無意間成為彼此的阻礙或無意識的自我”破壞”。

一個人的成長絕對不會是一個人,會跟不同的人互動、會有不同的學習,然後帶著過去與不同的人互動的經驗來面對每一個新的關係。

原生家庭確實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多、非常深,就如同上述提到的這對夫妻。太太在原生家庭裡,做為一個孩子並沒有被父母親照顧、被安慰或被肯定,在心理學上稱為「沒有被滿足的需求」(Unmet Need)。當進入一個新的關係、新的家庭,就會在關係互動中「引爆」出來。

而在先生的童年經驗裡,因著家庭遭遇變故、氣氛低迷,使他在與父母的互動中感受到:我不可以享受、我不能放得太輕鬆、我必須表現的非常努力的樣子,不然我會對不起爸爸媽媽…。

同樣的,先生也帶著這些"禁錮"進入新的關係裡,明明只需要用一個「開心」的行動來表達及肯定太太的付出,但是他卻是不敢,其實是不能肯定太太的付出,因為會有愧疚感。

而太太則覺得「我這麼愛你,也為你犧牲、付出,為什麼你不表達你接收到我的愛?」兩個人都不滿足。

心理諮商師說,這些互動模式都來自原生家庭,只有回到根源去探討、檢視,才能夠有解套;解套之後才能夠重新去看、去理解,原來對方的真正意圖、真正的意思是什麼,才不再落入:我覺得你就是那樣、你覺得我就是那樣…的困局,從而肯定對方的付出,彼此更相知、更相愛,然後一起走到老,幸福一輩子。

延伸閱讀: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