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整,從命名開始 知名心理學專家/神學院牧靈諮商科主任 錢玉芬老師 當我們學會了面對情緒,我們也學會了面對自己!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承認自己怎麼了,並且要寫下來、羅列出來。特別是夫妻間的問題,很多時候,是從童年時期帶進婚姻…… 【訂閱YouTube頻道】請點我!記得按小鈴鐺 通知影音搶先看! 生活中常常看到情侶吵架。一方問:怎麼了?哪裡不高興?對方就說:不知道啦!很驢又很歇斯底里。其實這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回答!因為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要懂得為情緒命名。比如,如果生氣或悲傷到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可以寫出來,情緒就不會亂跑。 詩篇73篇的作者認為上帝不公平,覺得像自己這樣一個手潔心清的人,沒有被公平對待,那些不義之人卻為上帝所恩待,他們死的時候既不疼痛,因為太富有而吃得體胖、眼凸,對人還人身攻擊,詩篇作者都羅列出來。 這段經文生動表達了上帝完全明白我們的腦袋在想什麼。當我們忌妒、感覺不公平的時候,會有各種意念和情緒,把它條列出來、羅列出來。命名和羅列,是處理情緒很重要的第一步。如果我們不知道不開心什麼,又怎能希望男友女友或另一半知道?! 我們可以生氣、可以悲傷、可以很緊張,但是,我們要清楚自己到底在害怕什麼。我們要會命名,然後要願意去面對和改變。 當年輕時,洪老師晚回家,就會害怕,腦袋裡會一直想兩件事情,一個是擔心先生會不會在外面遭遇不測(當時連呼叫器都沒有,無法聯絡)?第二個是擔心先生是不是在外面亂搞? 前者是夫妻或親近的人都會擔心的,後者是個人的意義--害怕被不要。這些都是後來開始探討童年經驗的時候才明白,原來自己有一個很怕被不要的焦慮,從童年時期帶進到婚姻。 一個晚回家、夫妻、家庭互動都會有的小小例子,第一個擔心可能很一般、人之常情,但是會不會在外面亂搞?當先生安全回到家,第一個擔心不見了,只剩第二個擔心:我可能被不要、先生是不是在外面有二心,就會凸顯出來。 當夫妻衝突,不是去怪對方說:你怎麼有那種行為讓我這樣?你這個人都沒有主動性喔?你都沒有責任喔?我們自己的責任是什麼?要去把我們腦袋到底在想什麼、心情在焦慮什麼,都要把它羅列清楚。 新約聖經講到應當一無掛慮,凡事藉著禱告、感謝和祈求,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台語聖經的翻譯很美妙也很精準:排列在上帝。我們到底要什麼?腦袋在想什麼?排列在上帝的面前。 這裡的排列,是有次序的,沒次序的是人、是我們;上帝早就知道我們在做什麼、想什麼。如果你是一個經常讀經、禱告的基督徒,你命名,你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當裡面的情緒、想法都排列、都能夠描述出來的時候,就會發現你的問題在哪裡了。 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快30年,我把自己內心的各種想法、意念都帶到上帝面前;我不排斥、不迴避,就是這樣的羅列。我把自己的心情描述得很清楚,常常寫靈修筆記,有時候寫到自己都會痛哭,因為要承認,心裡很痛苦。 在流淚的過程裡面,不可能不開口跟上帝說話,也就是說:願意把本來會指向別人的那個指頭,指向自己,願意去察覺、去承認。我不知道這種焦慮和擔心從哪裡來,好像是源自小時候爸爸媽媽常講說他們曾想把我送走的故事。 我跟上帝禱告說:上帝啊,除非祢醫治我,不然我真的不知道這樣無謂的、而且是誤會,甚至曲解對方的這種爭吵,還要多少次? 透過這樣持續不斷的禱告,我的經歷一次比一次更好,就更加去經歷,在學理上就整合進更多的知識,原來精神分析學派這樣講,原來完形治療(自己處理自己的生命問題)這樣講,原來眼淚是要流的,原來是要承認的,學理跟真理就整合起來。整合過程中,有一個核心,就是:我願意承認我怎麼了!(文字摘要整理) 【完整內容請點選影片連結】 分享: 文章關鍵字 影音 錢玉芬 心靈成長 童年經驗 自我認識 心理健康 FB留言 延伸閱讀 生命探索:我的獨特存在 焦慮和恐懼是正常,小心這些症狀 錢玉芬/原來這就是愛情,修補不完整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