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心理健康:如何知道孩子何時需要幫助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愈來愈嚴重,世界各國都面臨挑戰。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20年列出全球三大疾病,憂鬱症排名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再次為愛滋病。

全球10-19歲人群中(占全球六分之一人口),有七分之一的人有心理健康障礙,包括情緒情感、行為認知、生理和身體疾病等層面。

全球每40秒鐘就有一個人自殺死亡,同時有更多自殺未遂發生。更令人關注的是,自殺,是全球15-29歲青少年、年輕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美國疾病預防暨管理中心(CDC)報告指出,美國有超過十分之四的青少年感到「持續悲傷或絕望」。英國可能患有心理健康疾病的6-16歲兒童青少年,從2017年的九分之一增加到2020年和2021年的六分之一。

董氏基金會曾針對國內高中職學生所做的調查亦顯示,每7個高中職學生中,就有一人有明顯的憂鬱情緒。

近日衛福部提出的CRC(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文件顯示,國內國中小學生的自殺、自傷通報數從2016年的894人,到2020年增至6,738人。校園通報系統的落實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大幅數字的攀升仍令人驚心。

2020年台灣校園學生自殺死亡數48人,高中職學生自殺死亡率最高(25人),其次為國中(19人)、國小(2人)。以男性居多,自殺地點多在家中,多採取跳樓、上吊、燒炭等致死率高方法。

高達八成的自殺學生在事發之前並未尋求幫助或學校輔導室,主要是情緒困擾、負面自我價值、家人成員問題或感情因素等;國小學生自殺原因第一名則是學校適應問題,其次為家庭成員問題。稚嫩的生命就此消逝,留給家人是何等的哀傷與悲痛。

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兒童青少年接觸到的風險因素越多,心理衛生受到的潛在影響就越大。

導致兒童青少年壓力的因素包括處於逆境、同儕壓力、對身分的探索等等,還有受到媒體影響、加大了他們對現實生活和對未來的看法或夢想之間的差距。其他重要決定因素為家庭生活的質量及其與同齡人的關係。

暴力(特別是性暴力和欺凌)、苛刻的養育方法及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屬於公認的心理健康衛生風險。

研究指出,20%的青少年在任何一年都可能遇到心理健康問題;50%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在 14 歲時出現,如果未能獲得適當解決,將延續到成年期(75%在24歲時出現),損害身心健康,並影響生活、工作和家庭。

兒童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健康為憂鬱、焦慮和行為障礙。過度擔憂或持續焦慮。焦慮和憂鬱性障礙會嚴重影響學業和出勤;逃避社交會加劇孤立和孤獨感;憂鬱症會導致自殺。

美國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表示,每個孩子都會有悲傷、焦慮、易怒或爭吵的時候,偶爾也會發現他們不動、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與他人互動不良。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典型的發育階段。然而,這些行為也可能表明某些兒童存在心理健康問題。

幾個評估跡象

年齡較小的兒童:

經常發脾氣或大部分時間非常易怒
經常談論恐懼或擔憂
抱怨經常胃痛或頭痛(沒有病因或原由)
過度好動,無法安靜地坐著(除了看手機或打電動)
睡太多或太少,經常做噩夢,或白天看起來很困
難以交朋友或對跟其他孩子一起玩不感興趣
學習困難或突然成績下降
不斷重複操作或檢查事情,因為擔心可能會發生不好的事情。

年齡較大的兒童和青少年:

對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
精力不足
睡太多或太少,或整天看起來都很困
獨處時間越來越多,不願參加家庭活動或與朋友的社交聯誼
過度飲食或運動,或害怕體重增加
抽菸、喝酒或吸食毒品
自殘行為(如割傷或灼傷皮膚)
獨自或與朋友一起從事危險或破壞性行為
有自殺念頭
有段時間精力和活動大幅升高,需要的睡眠比平時少很多
覺得有人試圖控制他們的思想或聽到他人聽不到的事物

許多時候很難判斷孩子令人不安的行為是否只是成長的一部分,特別是青春期。

如果孩子有持續數周或數月的行為徵狀,而且已經影響孩子在家中和學校的日常生活或學習,父母還是要諮詢心理健康專家。

即使孩子過得很好,也要幫助他們進行自我保健和養成健康的習慣,包括良好的睡眠模式、定期運動、學習情緒管理和人際相處技巧等等。特別是家庭的和諧和牢固的親子關係,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形塑與影響至關重要。

一些廣泛的社區支持,比如住家安全、健康食品、醫療保健、參加教會活動等,也會帶來一定的支持和保護。

許多患有心理健康障礙的成年人,他們的症狀其實在童年和青春期就存在,但往往沒有被識別或解決。如果能及早發現和愈早治療,可以預防在長大後更嚴重、更持久的問題。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