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依附類型,你是哪一種?

夫妻吵架時常常會不經意的說,你這個人就是怎樣怎樣,或是你永遠就是怎樣怎樣…,這樣的話一出口,其實是很傷人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歸因理論,這樣的歸因方式是一種不可變動的內歸因,會讓聽的人落入一個沒望了、不可能了、改不了…的負面感受之中;是天生的,沒有改變的可能和希望。 (參考《當事情發生時,你是怎麼想的》 )

一位妻子談起先生:「從認識我先生到現在,他從來沒有了解過我,也從來不在乎我…。」心理諮商師問:「之前妳好像說過什麼事情…,所以…你的意思是他從來都沒有在乎過你?」妻子立刻轉口說:「有啦有啦,我生病時他會幫我煮飯,有時候也會很體貼…」

這是一段在婚姻協談過程中的對話,心理諮商師表示,可以想像的是,在生活中,這位妻子與先生吵架時,講的話應該更難…入耳,這時先生會怎麼做?可能就是逃,不然就是吵,想必雙方都不會有好的結果。

心理諮商師說,這位妻子在原生家庭裡面,因為父母離異帶給她很大的傷痛,覺得自己是被丟棄的。這種因著父母離婚帶來的被遺棄感非常真實且深刻地存在她心裡,使她一直覺得先生也會遺棄她。

即使在一般人看來微不足道或不是問題的問題,在這位妻子的感受裡都是很大的背叛和遺棄。

心理學上有一個「依附理論」,一個人在孩提時期會與媽媽建立一種依附類型,在長大之後深刻影響親密關係與互動。

依附理論最先是由英國精神科醫師約翰鮑比(John Bowlby,1907-1990)所提出,經由美國心理學家瑪麗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1913-1999)等專家不斷地研究、擴展,解釋了個人在孩提時期與主要照顧者(特別是媽媽)的關係,如何深遠影響成人後與他人的關係。

鮑比對兒童發展的興趣可以從到大學時代在「少年之家」擔任輔導志工說起,當時有兩個孩子吸引了他的注意並激發他的好奇心,奠定了依附理論的基礎。

一個是不親近人且孤獨的少年,成長過程中沒有一個穩定照顧他的母親,他因為偷竊被學校開除;還有一個焦慮的7、8歲小男孩,無論鮑比走到哪裡他都跟在旁邊,希望獲取鮑比的稱讚。

通過與「不良少年」的接觸,鮑比深信家庭經歷對孩子的情感和行為的幸福感影響至深。

1950年,研究孩子有關安全感理論的瑪麗安斯沃思加入了鮑比的研究室。她觀察到一些不黏人、不常哭的孩子,背後通常有一個經常回應孩子的媽媽,於是做了一項「陌生情境」實驗,觀察媽媽離開後,嬰幼兒會如何反應,以及媽媽回來時又會如何與媽媽互動。

研究發現,孩子對媽媽的離開會有四種類型的反應,第一種依附類型是安全型,媽媽離開後孩子會大哭,媽媽回來後立刻靠近並且很快被安撫,也會主動探索周遭環境。

第二種依附類型是抗拒型,當孩子進到新的環境時會顯得焦慮和黏人,在媽媽離開後會很難過,當媽媽再回來時會有矛盾的情緒,可能是抗拒媽媽的主動碰觸,並對陌生人相當提防。

第三種依附類型是逃避型。媽媽離開時會表現出不在意或承受最小的壓力,但當媽媽回來後會無視或避開;相對跟陌生人則相處較為融洽。

第四種依附類型,是難以預測的混亂型,和媽媽重聚時會感到茫然,或呆滯或躺在地上不動,或先尋求媽媽安撫又突然抗拒媽媽的接近,沒有特定的行為模式。

孩子的依附類型很大程度取決於早年所接受到的照顧,常常得到父母回應和愛護的孩子會有較多的安全感,也較能從父母的安撫中學習調節情緒。若是父母的回應和對待方式前後不一致,或是疏忽,孩子會感到焦慮、比較沒有安全感。

關於情感依附的進一步發現,同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哈利哈洛(Harry Harlow, 1905-1981)做了一項恆河猴實驗,研究相當創舉卻是很殘忍。

實驗是將出生後數小時的幼猴與母猴分開,由兩個無生命的媽媽「撫養」,一個是包著絨布的絨布媽媽,另一個是裝有奶瓶的鐵絲網媽媽。研究發現,幼猴只有在很餓的時候才會靠近鐵絲網洗吮奶瓶,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和絨布媽媽在一起。

當幼猴與絨布媽媽有了「感情」之後,在絨布媽媽身上加裝機關,會噴出高壓空氣、水柱或劇烈搖晃等,幼猴會驚嚇、嘶叫,但還是會緊緊抱住絨布媽媽。

後來又加上彈簧、把幼猴彈到地上,被彈開的幼猴還是會重新爬回到媽媽懷裡,最後又在絨布媽媽身上加設伸縮銅刺,幼猴更加受挫、驚恐,但等到銅刺縮回之後,又會重返媽媽懷抱。

這些參與實驗的猴子後來行為都相當孤僻、有暴力傾向,說明了幼兒的情感依附會影響後來對壓力和情緒調節的反應,為成長後的生活帶來深刻的影響。鮑比認為,依附關係是人類從搖籃到「墳墓」經歷的特徵。

許多研究證實,兒童時期的依附關係會導致成年時期的依附類型及關係發展等問題。

安全型依附:容易對自己的人際關係感到滿意、感到安全,在親密關係上不需要無時無刻都在一起,彼此關係可以很坦誠、真實、相互支持又是獨立,有深厚的情感連結。

抗拒型依附:那些與配偶關係不夠緊密連結的人可能會為愛或感情感到絕望,覺得配偶必須幫助他/她完成或解決她/他的問題;即使渴望從親密關係中獲得安全和保障,行為表現卻是常常把對方推開。

逃避型依附:習慣與他人保持距離,覺得自己不需要有人際關係就可以生存或成長,堅持保持個人的獨立性及與他人隔絕的能力。當出現潛在的傷害情況時,如與配偶發生爭吵或在維持關係上遭遇威脅,通常會選擇迴避或閉口不言。

混亂型依附:這類型的成人往往很矛盾,會儘量避免表達他們的感受,因為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感覺裡,會有意想不到或突如其來的情緒波動,害怕被關係中的配偶傷害,並且很難跟人產生和維持有意義、健康的關係。

以上這些類型的描述僅是說明或解釋一個人的行為方式。不同依附類型的人可能會因著他/她的依附模式使他/她在處理親密關係、婚姻和養育子女的方式上有很大的差異。

具安全型依附風格的人在面對人際和親密關係時,比較願意分享自己的感受並尋求支持。相反地,那些不安全型的人在愛情中與另一半的親密連結,在關係中也會呈現出焦慮、矛盾或抗拒、避開,可能會更強烈地要求對方或變得更固執,當感到脆弱、有壓力時,會表現出自私或強勢的態度,或是完全的避開。

無論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依附風格,都需要自我了解、自我洞察及學習,回到過往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事件、每一個歷程,逐一檢視那些年、那些事,也許曾經被拋棄、被忽視或被凌虐…有許許多多過往和傷痕,但現在已經長大了,可以為自己負責,也必須為自己負責。

唯有真正認識自己內在的需要,重新建立裡面的自信與自尊,才能夠好好地面對自己,學習與自己相處,與自己和好也與親密關係中的人和好,然後用愛和寬恕,開始一個心的/新的旅程。

*******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17

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祂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得前書2:24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篇34:18

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希伯來書13:5-6

延伸閱讀: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