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上身?親近的人會先知道

當身體沒有傷口,撒鹽、澆水、擦碘酒、擦雙氧水,都沒差、都沒感覺,但是當身體有了傷口,撒鹽,會痛到想打人;在傷口澆個水,會感覺很不舒服。臨床心理學專家表示,罹患憂鬱症的人,就像身體有傷口,任何人講什麼話或做什麼事,對他們來說,都是傷害。

憂鬱症患者通常會高度的自責,有極大的愧疚感,但同時又不能夠接受自己是這麼糟糕,因此在接收訊息及詮釋方面,與一般人不同,是有困難的。

很大的區別是,當正常人有愧疚感時,有可能會因為愧疚感的推動而做一些事情來彌補他的虧欠,比如約會遲到了,可能會說:抱歉,我不應該遲到!什麼時候補償你或是下一次請你吃飯等等,他是可以做到所講的。

但是憂鬱症患者會說:我不應該遲到,我真的很糟糕、我不夠好…,一直停留在自責裏,卻又做不出任何修補的行動;然後自責到最後,會責怪對方:為什麼要約我跟你見面,為什麼要我做這件事情…,然後焦點會一直停留在這裏。

心理師表示,並不是有這樣狀況的人就代表他罹患憂鬱症,但一般而言,罹患憂鬱症的人絕大多數都會有這樣的狀況,對犯錯很難放過自己,有過度的罪疚感,甚至有時候根本不是他的問題。

比如已經提早出門,但路上遇到塞車並不是人可以控制的,但是他會一直糾結在這是我的錯、我很糟糕,然後很氣自己也很氣別人,走不出自己的情緒漩渦。

心理師說,過度自責與腦部活動有關。前額葉是大腦指令與管理中樞。當調節情緒的杏仁核過度活動時,會降低或暫時停止前額葉的運作功能,使得杏仁核主導整個情緒,不斷地說…糟糕了、糟糕了…好慘喔、好慘喔…很生氣、很生氣…情緒調節回不過來,停留在那兒。

抗憂鬱藥可以影響前額葉的運作功能,當發揮效用,這時候再來學習怎麼與人互動,怎麼照顧自己,怎麼重新建立良好習慣等等,通常會比較容易做得到。

如何知道罹患憂鬱症

很重要的觀察是,他並不是一直都是這樣,會有一個時間點。周遭親近人會覺得是從哪段時間他開始變得不一樣了,開始有很多負面或批判的想法等等。心理師說,應該是在那個時間點,他就開始生病了。

當親近人疑似有憂鬱症的時候,特別是男性或敏感的人,不要直接對他說:你可能有憂鬱症。

心理師建議從生活或工作等方面問起:你一天的生活是怎麼安排的?對這樣的生活你滿意嗎?沒有沒出現什麼問題或狀況,讓你覺得不滿意?或你睡得好嗎?從生活或工作裡面去發現症狀。

當發現表徵,也不要由家屬告知家屬,特別是妻子。因為彼此相處太熟悉了,很多事物都已經習以為常,也不覺得是症狀,妻子可能會是覺得:你就是這樣的人。如果時間太久了,一直都是這樣的情況,先生也會覺得:我就是這樣的人。

建議妻子也要自我檢視和覺察,自己跟生病的人在一起久了,是不是也生病了。倘若妻子察覺自己生病了,建議自行先去就醫。因為妻子若直接請先生一同就醫或一起接受協談,先生可能會覺得是在找他的麻煩或認為他有問題。

如果是妻子先就醫,有些先生會因為看到妻子生病了而自我檢視和評估,進而願意一起接受協談或就醫。或是妻子可以藉由就醫的機會,委婉邀請先生一起前往,但不是要先生就醫,而是請他支持和幫助,藉由和諮商心理師的談話,逐漸引導先生——我可能也生病了。

把握治癒時機

有位妻子,受不了先生動不動就心情不好,經常說想死或極端負面的話語,讓她很受威脅,也無法讓先生承擔任何責任或做些事情,因為只要請先生做事,先生就會生氣、發狂,長久下來,妻子身心俱疲。最後兩人吵到要離婚,並找了心理諮商師協談。

諮商心理師先單獨與先生談話。這位先生知道自己的狀況不好,很容易發脾氣,而且一件事情會生氣很久,經常煩悶、睡不好,也知道與妻子的關係需要溝通等,然而,就是很困難去承認,也不知道可以跟誰說。

與先生談話,看起來、聽起來都很正常,但經由妻子得知,這位先生在美國唸碩士時因壓力過大曾罹患憂鬱症,因為藥物副作用會讓他很累很沒精神,便停止用藥和就醫。

取得碩士學位後回到台灣,先生找工作一直不順利也都做不久,後來只能從事與個人專業或學歷不相當的工作,領很低的薪水。十幾二十年來,生活就這樣的過。

諮商過程中,先生聽取了專家建議,決定就醫,也清楚了解到服用憂鬱症藥物確實會帶來副作用,特別是前兩周會嗜睡,然而當生理逐漸穩定下來後,就會開始發揮功能。

三個月後,妻子形容先生判若兩人。不僅發脾氣、煩躁的頻率和程度降低了,過去吃很多吃很快,大口吞嚥食物的習慣也改變了;同時也開始有動力去做一件事情,也會安排自己的生活。

心理師表示,對憂鬱症患者來說,重度憂鬱反而容易被發現,但沒有那麼嚴重、又沒有辦法有動力、卡在中間的時候,最不容易被發現。因為不容易被發現,就沒有機會獲得治療。

沒有治療,就停滯在那裏。特別是男性隱性憂鬱症,一旦觀察到有「停滯」的現象,幾乎就可以知道——他,生病了。

感嘆的是,這位先生,在二十幾到四十歲的階段,正當最有活力、工作正要發展的時候,因為憂鬱症,就停滯在那裏,人生最黃金的年代就這樣沒了。

 

延伸閱讀: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