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讓人心痛的故事!孩子願意跟我們談他的事嗎?

孩子跟父母的關係出問題,通常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個是關係太近,父母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包括幫孩子做決定、幫孩子做判斷,極度的掌控。

這種過度控制容易形成孩子不知道怎麼做判斷,怎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使孩子在成長之後,成為一個不會做決定或是不敢做決定的人;抑或是知道父母什麼事情都有意見,因此就編好給父母的理由,報喜不報憂。

另一個是關係太遠,遠到父母都不介入孩子的生活細節裡,親子互動極度疏離。

關係太靠近或太疏遠,是兩個不健康的極端。我們與父母的關係狀態如何,所謂的依附關係的狀態如何,是會承襲到我們與孩子的關係裡,而且這個影響是方方面面的,需要自己願意去了解、去檢視,並且願意承認,不然表面上是顯現不出來的。

為什麼孩子不跟我們談他們的事?

一位讀書相當優秀的年輕女孩,考取北部一所人人稱羨的大學,未料卻在入學的第一學期,就在男女混居的宿舍裡遭到嚴重的性侵害。

性侵犯者不斷威脅恐嚇她、逼她持續就範,時間幾乎竟長達了半年。最後因對方的控制和要求愈來愈強烈,女孩無法再承受,終於鼓起勇氣報案、請警方介入處理。

一個剛上大一的年輕女孩,少不經事,面對這樣嚴重的傷害,會失措、不怎樣去判斷如何處理。然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女孩的家人在哪裡呢?女孩的爸爸媽媽知道嗎?

女孩說﹕「我來自一個家教非常好的家庭,我的父母對我的管教很嚴格,因此我從小就懂得用很合理的故事、很合理的理由,讓我的父母同意我的行為、我的活動。其實我在還沒上小學之前,就已經會報喜不報憂。」

沉重的真相,每一個父母都要引以為鑑。

也許我們認為我們是有原則的父母,是懂教育的父母,很多時候認為這樣對待孩子是為他好,但有時候也要謙卑的問自己,真的是這樣嗎?

當我們跟孩子談話時,是不是都是「你錯了」、「你不應該這樣做」或「我就建議你要怎麼樣做你就是不聽」…。或是答案永遠千篇一律﹕就是這樣、可以或不可以、對或不對,沒有其他空間,只有黑白這樣對立的呈現。如果回饋都是這樣,恐怕不需要到青少年的階段,孩子就已經學會不說了。

當孩子跟我們溝通、互動時,是否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我的心情被你注意到了、被你同理了?然後你陪著我一起想辦法,看看哪些辦法行得通,哪些辦法行不通?讓孩子有一個諮詢的對象,有一個討論的空間,而且這個討論氛圍是一致的,不是針對這件事情可以討論、那件事情不可以討論。

每個人的生命發展歷程都有他的特色,因應不同的成長階段,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也要有調整、有不同。

在嬰兒時期,要顧念孩子的需要、立即給予滿足;慢慢的,要建立規範的時候,要讓孩子知道這世界是有規範的、有權威的…。

然後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父母要開始調整角色,成為可以跟孩子討論的,尤其父母一定要深入到孩子生活的節奏裡面,了解孩子這個時候正在經驗什麼。

或許孩子的外表看起來像是一個成人,但是他的心智、人生經驗還沒有那麼豐富的時候,其實裡面是很貧乏的,但外表又已經像個大人,這個時候所發生的很多的故事,有些時候是會讓人心疼與心痛的。

(文字整理)

 

錢玉芬教授

現任靈糧神學院牧靈諮商科主任/曾任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台灣神學研究院靈性諮商組主任

致力投入基督信仰與心靈治療等關懷,主持許多叫好又叫座的課程、講座,深入探討內在心靈和童年經驗帶來的影響等等,是一位涉獵多元領域又極為重視內省的心理學專家。

延伸閱讀: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

教養達人, 媽媽
家有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