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多走一里路

亞洲首獲「阿德勒學派」(註1)深層治療師證照的曾端真教授,在她的著作(註2)中表示:「孩子需要被積極地等待」,書中提到,父母花時間教養孩子,是十分值得的投資,若沒有耐性,失去的將更大。

嬰孩從呱呱落地起,就開始了他的「學習人生」;當孩子在學步期時,大人多會以讚美的言語、喜悅的表情、興奮的語調,甚至誇張的肢體反應,給予學步兒極大的鼓勵;當孩子踉踉蹌蹌跌到自己跟前時,更會歡喜的親吻擁抱。

大人對學步兒有耐心,因為知道孩子在「新」的發展階段,需要等待他的身體、感官和認知逐漸成熟。學步兒受到鼓勵、被欣賞,他的正向情緒體驗是「我能克服困難」,刻印在情感記憶的自我語言是「我是好的」,因此促使他有勇氣繼續嘗試各種成長探索學習。

孩子漸長,家長比較不易覺察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也須面對「新」的挑戰,諸如:學習不同的生活與知識技能、應對愈趨多元與複雜的人際關係、因應身體與心理層面逐漸的轉變……等,偶爾會忘記孩子需要時間調適。

但不可忽略的,一如學步兒,無論年齡多大的孩子都需要被等待,所有成長中細微的努力,同樣需要被看見、被鼓勵與被欣賞。

在講求效益的現代社會,一般來說,投資在孩子身上的時間、資源、花費等培植的心力,總會期待應該要有預期的成果,但「努力本身是每個孩子都能做的,成就則無法自我掌控」(曾端真,民102),父母無法獲得期望中的成就,感覺到失望,失望的情緒若著急的透過責罵、處罰,孩子容易感到氣餒。

曾端真老師說:「氣餒的孩子,實則是還沒有辦法克服困難的孩子」,人人都希望自己優秀有能力,但當力有未逮,又無人能了解時,充滿挫折感也容易失去勇氣;尤其正處在「自我認同」階段的青少年,更是如此。

失望的父母與氣餒的孩子,可能形成幾種不被期待的結果:一是不斷的指責,使孩子越加氣餒,越氣餒越難以克服困難,難以克服困難就越不容易達成期望,致父母更加失望,造成惡性循環。

二則是,孩子知道未達父母期望,被指責加上愧疚自責,長期內化的無能感,會想找一個出口,出口可能是抵抗批評、自我防衛,用不合現實的方式爭取自我掌控感,導致行為的轉變或偏頗。

另一個最不願見的出口,則是失去努力的勇氣,以放棄抗爭,甚至放棄生命來結束無能為力的痛苦。

通常大人沒有看到孩子努力的地方,只看到孩子沒有做到的地方。評價、指責並無法創造孩子的「我能感」。

無論在什麼學習成長階段的孩子—包含嬰幼兒、學齡兒童、青少年等,都需要在成人的耐心中被認真的了解、指出、鼓勵他們當下細微的努力,同時正向回應他們在行為背後,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情緒與情感。

曾端真老師在其著作中有一個寓意深遠的比喻:

如果要把一匹馬牽到馬廄,讓馬兒掉頭回轉是近路,但是馬兒只願意向前走不願意迴轉。馬伕可以用蠻力把馬往回拉,但這舉動必然引起不愉快的拉扯,且需費時來完成。馬伕也可以有另一個選擇,即順著馬兒走的方向兜個圈子,仍然可以回到馬廄。

這個比喻不僅鼓勵父母要「順勢引導」、給孩子時間、陪他們兜圈子之外;「順著馬兒的方向」表達了同理並接納其感受和決定,順勢引導使馬兒有安全感、被看重與受肯定(我能感、價值感),最後雖然多繞了一圈,卻在雙贏的局面達到目的。

除了積極地等待,「孩子的感受」需要放在優先的次序裡,也就是「關注感受」先於關注其他表現。一旦父母願意花時間傾聽、同理孩子內在的低落,氣餒的情緒被父母穩妥的接住,接納中的滋養、流動的愛,便成了孩子繼續奮鬥的解鎖關鍵。

基督教的聖經有句話說:「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經文背景是鼓勵因應困難的局面要以善相應;此處以同樣的精神與辛勞的父母共勉,當孩子需要時,陪伴他多走一里路;若一里路尚未使危機化解,相信愛孩子的父母,不僅願意多一里路,就是千山萬水也願與他同行。

父母積極的等待,就是孩子逆風高飛的助力。

註1:阿德勒的心理治療學派對人性持樂觀的看法,強調社會環境與心理因素在人們成長中有重要的角色。
註2:曾端真(民102)。教出有勇氣與行動力的孩子。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延伸閱讀:

分享:
林盈呈

曾於大學執教兒童發展心理學;製作、執筆系列兒童品格教育圖畫叢書,獲得行政院新聞局推屆為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