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世界地球日 修復地球是每個人的責任

科學家指出,到2070年全球將有20億到35億人生活在對人類來說太熱的氣候中,預測是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

極端氣候現象衝擊全球。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全球氣候變遷報導,自19世紀末以來,地球表面平均溫度已上升約攝氏1.18度。

主要是大氣和人類活動,如石化燃料(媒和石油等)、森林砍伐、土度過度開墾等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其增加的速度是自然產生的250倍以上,造成的溫室效應導致地球暖化。

地球暖化的影響包括:在溫暖的條件下造成更多的蒸發和降雨,一些區域會變得更濕、其他區域會更乾燥;而較強的溫室效應會使海洋變暖,並使冰山及冰層融化,而海洋變暖會使海水膨脹,加劇海平面的上升。

研究指出,上世紀全球海平面約上升20釐米,但最近20年上升比率幾乎是上世紀的兩倍。

研究並發現,自1969年來,海洋100公尺水面升溫超過攝氏0.33度,地球90%的熱能量轉移到更深在海洋中。自1993年到2019年間,格陵蘭冰原每年平均損失2,790億噸冰,而南極洲冰層每年損失約1.480億噸冰。

自2002年起,南極洲和格陵蘭的冰層持續地失去質量(冰);全球冰川也都縮小範圍,包括喜馬拉雅山、阿拉斯加、阿爾卑斯山等;北極海水的範圍和厚度也迅速下降。

其他研究亦指出,當地球溫度升溫超過攝氏3度,陸地上三分之一的特有物種和海洋一半的特有物種將瀕臨滅絕的危機。多樣的生態系統可以促進改善人類的健康與福祉,如乾淨的空氣、乾淨的水和食物。

氣候變遷的影響除了地球暖化,還包括氣候兩極化、乾旱、洪水等,這些極端氣候條件會造成農作物的損失,威脅全球的糧食安全。

因植物生態系統的不同,雜草、病蟲和真菌會在溫度升高、氣候潮濕和大氣中二氧化碳過高的情況下加速成長,危害全球糧食的供應和安全。

升高的二氧化碳雖然可以刺激植物的成長,但如果超過農作物最佳溫度範圍,將減少農作的收成或無法成長,也會減少大多數物種中的蛋白質和必需的礦物質,降低作物的營養價值。

氣候變遷導致的病蟲害更會嚴重地影響植物、動物和人類,為糧食安全和人類健康帶來新的風險。

氣候變遷是全球性問題,台灣已明顯受到影響。根據2017年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指出,過去100多年來,台灣全年平均溫度約上升攝氏1.3度,近10年溫度上升有加速之趨勢,預計本世紀末可能增溫超過攝氏3度,極端高溫每年可能超過100天。

台灣百年來的平均降雨量變化雖不明顯,但後半世紀的枯水期次數明顯比前半世紀多,從降雨指標來看,極端多雨和極端少雨愈來愈兩極化。近期台灣持續不雨,水情愈來愈嚴重,氣象局預測5月底才會有較為顯著的梅雨。

氣候變遷危機愈來愈嚴重,科學家認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30年必須減少50%,將地球升暖控制在攝氏1.5度的範圍內,以防止地球暖化和帶來更大破壞性的影響。這意味著全球必須更積極減少碳的排放量,特別在這關鍵的十年。

根據2020年調查顯示,前十名排放量國家就佔了全球的75%。中國是排放量最高的國家,但是從20紀末才急速成長。若以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算起,總排量最高的是美國和歐盟,佔全球的50%。

全球國家都必須做出更積極的努力和更具體的減碳行動,同時也要幫助脆弱國家應對氣候影響。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主題為「修復我們的地球」(Restore Our Earth),強調疫情過後如何減少對地球的影響,以及要努力修復已造成的傷害,並藉由恢復生態系的自然過程和綠能科技的創新突破,對修復地球帶來持續性且變革性的影響。

恢復地球不是選擇,而是必須。因為地球的健康關係我們的工作、生計、健康、生存,以及幸福。

恢復地球的方式其實很簡單,日常中就可以做,包括撿拾垃圾、支持植樹造林、改變飲食習慣、一週一日蔬食日、使用環保袋、減少塑料消耗、降低個人碳足跡及隨手關燈等等。

誠如英國靈長類學者古德珍所說: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有行動;唯有行動,全體生命才有希望。

 

世界地球日起源和焦點

第一次地球日是於1970年發起,源自1969年加州聖塔芭芭拉沿海發生大規模漏油事件,造成10,000多只海鳥、海豚、海豹和海獅死亡,2000萬人(佔人口的10%)走向街頭。此事件亦推動了美國《乾淨空氣、乾淨水和瀕危物種法案》的通過。

1990年,地球日走向全世界,141個國家、2億人口參與,將環境議題推向國際,並為1992年聯合國於里約熱內盧舉辦的聯合國地球高峰會鋪平道路,首度把永續發展概念搬上國際舞台。

2016年,全球逾120個國家共同簽署《巴黎協定》,2030年全球碳排放量減少50%,2050年達到零碳排或碳中和。

2120年,世界地球日50周年,全球10億人參與相關活動。

2021年,422當天美國拜登政府主辦世界地球日氣候高峰會,以視訊方式邀請40位世界領導人參與,其中17個主要經濟國家約占全球碳排放量和全球GDP的80%。會中強調全球在氣候議題上如何採取更有力的行動解決緊迫性的問題,以及可能帶來的新經濟機會等。

 

延伸閱讀: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