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專家:小心這五種容易引發焦慮的思維陷阱 有些人會對未來有很多焦慮的想法,有些人非常在意或關注他人的想法,有些人則會憂慮安全並看到潛伏在角落的危機,也有些人總是想像最壞的情況,這些都是非理性的想法。心理學專家表示,這類型的想法或是思維模式,往往會使人高估外在的危險,或是低估自己的應變能力,導致陷入焦慮之中,稱為思維陷阱。五種常見思維陷阱和對應方式一、災難化: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會往最壞的方向發生,或認為壞事一定會發生。應對方式:列出五個焦慮的可能性,然後轉換思考。想一想,什麼是最懷的結果?即使真的發生,不會只有唯一選項,而是有其他選項。二、妄下結論:在沒有確切的理由下,認為可怕的結果一定會發生。應對方式:列出五個正面支持這個結論的理由,以及負面反駁這個結論。想一想,發生這件事情的可能性有多少?從0到100,不會發生、一定會發生,機率是多少?心理學專家表示,大多數人會發現沒有想像的那麼恐慌。如果都想不出來,建議可以找朋友或家人一起討論,列出及標示機率是多少?三、選擇性偏視:只專注在負面可怕的訊息而忽略正向安全的訊息,以致陷入恐懼當中。應對方式:當想到一個負面訊息時,也搜尋一個正向訊息,把正負訊息同時列出來並做評估,是正面多一點點?還是負面多一點點?如果是負面多一點點,可以做出哪些調整?從中做平衡,已擺脫選擇性偏視所造成的極大焦慮。四、情緒推理:按照個人的感覺來斷定威脅和危險的真實性,沒有理由的。只要想到就會很緊張,因此就認為它很危險。當開始緊張,覺得一定有甚麼壞事要發生了,直覺就是很焦慮應對方式:察覺這個推論是從哪裡來的,是從我的情緒感覺來的嗎?我的情緒感覺又是從哪裡來的呢?詳細想想及探討情緒感覺是從哪裡來的,常常可以幫助我們看見,我們判斷這是一個危險狀態其實並不合理。這個不合理可以幫助我們看見,怎麼想可能是比較合理的,取消或平衡情緒推理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五、全有/全無思考:如果不是安全的,就是危險的。沒有類別或程度的區別。應對方式:如果發現自己常陷入——不是怎樣就一定是怎樣——無有或全無的思考,只有兩極化選擇的時候,想一想,要怎麼樣給這些威脅或是危險做一個評等?如果沒有工作,找到下一個工作的可能性有多高?在這中間,有什麼其他可能的情況會發生?是不是可以找兼職的工作或暫時做什麼事情?想像這中間可能會產生的事情。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建議問問家人、朋友有哪些建議或不同的想法,調整思考模式。轉變思考,善用焦慮當陷在焦慮的情緒裡面,其實背後是有很多負面的思考。通常你比較會陷入哪些思考模式呢?先找出容易落入的思維陷阱,再用相對應的方式來應變,可以有效降低或消除焦慮的結果。 分享: 文章關鍵字 情緒管理 健康生活 心理健康 焦慮 FB留言 延伸閱讀 陳永儀/心情糟糕透了,怎麼辦? 錢玉芬/擺脫童年負面經驗的影響,從自我察覺開始 林凱沁/「做自己」這趟人找人的旅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