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祕訣:喜樂和感恩的心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不僅是聖經上的用語,也是科學事實。有研究顯示,對事物或生活抱持樂觀和正向態度的人,比一般人少3成5患有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亦有研究發現,總是積極樂觀看待各樣人事物的人,活到85歲及以上的可能性最大。

   樂觀的人在面臨挑戰或困難時,不會過度抱怨或自責、沮喪,而是將難處或困境視為暫時的,並會以積極、正面的心態來面對,從中學習和成長。同時科學已證明,積極樂觀的態度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使大腦變得更積極。

   有專家建議可以為自己繪製一幅生命夢想的藍圖,並想像已經實現且解決了所有問題。基督徒有更超越、更積極的信仰和態度,就是相信從上帝而來的喜樂,是任何環境或人事物無法奪取的;並相信上帝更夠成就人心裡所求所想之事。

   聖經中提到「施比受更有福」,也在科學上被證明是對的。研究指出,將他人的福祉高過個人的福祉,且不期望任何回報(無私、利他),會刺激大腦的報償中樞,讓我們感覺良好、大幅減少壓力,改善憂鬱症,並且可以降低認知障礙的風險,幫助我們更長壽。

   透過志願服務或慷慨給予、付出的行動,可以改善我們的健康,也可以短時間減輕我們的痛苦感。研究更發現,那些表示願意捐款幫助孤兒的人對電擊的敏感度,低於那些拒絕捐助的人。另外,當人們認為他們的捐助將帶來多大的幫助,他們所受的痛苦就越少。

   聖經說:「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美國有心理學家表示,感恩的心理有助於身心健康。針對此已獲得許多科學支持,因感恩心理而產生的感激、滿足、愉悅等積極心情,可以促進腦部加速釋放讓人「愉悅」的化學物質,令人感到快樂,還會促進大腦大量分泌一種激素,有助放鬆神經系統,緩解焦慮、緊張、沮喪等心理壓力,使感恩的人可以保持平和。

   據研究,這種積極心態,不但有益於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還能刺激有病痛的身體更快獲得治癒。

   要使感恩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建議可以在每天睡覺之前,寫下今天有哪些正向的經歷,無論多小的事,其中許多可能是經常被我們忽略或視為當然的事物,會使我們更有感恩的心。

   良好的社交關係也會讓人感受快樂。哈佛大學在一項歷經75年、關於「快樂」這件事的研究中發現,與家人、朋友、社群保持較多聯繫的人,心靈比較快樂、身體也較健康;不是自願地感到孤獨的人,容易感到不快樂,在中年時健康狀況會提早衰退,大腦功能也會較早退化、容易早逝。

   研究並指出,一個沒有太多感情的高衝突婚姻,對健康造成的影響,或許比還比離婚更糟糕。好好和家人、朋友、配偶相處,良好的互動與社交,對美好健康生活的影響比想像大。

   快樂這件事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但這不是自然而然就會發生的,需要好好去學習,懂得感恩和分享,與家人建立美好關係,珍惜當下。 

延伸閱讀: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