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可以自我察覺嗎?會自癒嗎?

10月10日是世界心理健康日,全球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計未來幾個月和幾年中,對精神健康和社會心理支持的需求將大大增加;2020年倡議目標是:人人都能享有心理健康,希望國際和各國都能加強投資,提供罹患心理疾病的人們更多機會。

 

憂鬱症是現代人常見的情緒困擾,WHO將之視為21世紀影響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另為心血管疾病及愛滋病)。在台灣,憂鬱症的盛行率約占總人口的 8.9%,約有 200 萬人符合憂鬱症狀。憂鬱症不僅會造成個人的情緒低落、興趣喪失,也因為疲累無力、無法專注與負面思考,影響了社會功能與職場表現,也造成家屬的擔心與負擔,有時也會像患者一樣有挫折、痛苦和無力感。

為什麼會罹患憂鬱症

科學研究指出,憂鬱症是多重因素所導致的一種疾病,可能是生物學(體質)因素,和腦部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有關;也可能是基因遺傳因素,或是心理社會因素,包括早期發展的不愉快經驗,或是生活壓力、家庭問題,人際困擾、無價值、學習來的無助感、錯誤認知等。

憂鬱症有時和重大的創傷、壓力、失落有關,因為受到嚴重打擊而憂鬱;有時是生活、工作過度忙碌,也可能並沒有特別的事情,莫名就憂鬱起來。如有些婦女有產後憂鬱症,或是長期重大慢性疾病患者,得憂鬱症的機率也會比較高。

較難預料的是過度忙碌或是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但突然之間就發生了憂鬱症。觀察自己的情緒、體力跟反應的變化很重要的,臨床心理學家說,這是可以幫助自己覺察的一個重要管道。

A先生的生活過得很平常,也沒有什麼特別壓力,先是早上會睡過頭、爬不起來,來不及送小孩去上學後再去上班,然後覺得家裡的事情都做不來,看了身心科醫師,這才發現他其實已經很長一段時間都睡不好,有睡眠障礙,心情也很低落,對很多事情沒有興趣,但是因為平時非常忙碌,因此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變化,直到處理日常生活的功能開始出現變化,他才警覺到。

憂鬱症剛開始發作的時候,大部分的人是不太會有感覺的,只覺得說,好像壓力比較大、最近比較累、心情很不好等等,但慢慢地,會突然覺得越來越不對勁,好像本來可以做到的事情都做不到,該去上班的時候不想去上班,該去上學時候不想去上學,不想做什麼也什麼都做不到。

憂鬱症就像感冒一樣

一般來說,憂鬱症一旦發作,平均病程大約是一年半到三年的時間,也有人會縮短。常常很多人最想問的是,憂鬱症如果不去治療,會不會自己痊癒呢?

臨床心理學家說,憂鬱症其實很像感冒,感冒不去治療,不使用藥物,也是會痊癒。而憂鬱症就像是一個很長、很長的感冒,也有人經過一段時間慢慢就變好了,但是如果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不做任何處理,這人會感到活得很辛苦,甚至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大概沒希望了、活不下去了,以致造成憾事。

服用抗憂鬱的藥物會讓病程不會這麼痛苦,也比較有能力、有力氣做一些有助消除憂鬱症的活動,建議做有助生理機能恢復的運動,並做心理治療,通過心理治療學習一些方式,讓自己不再陷入憂鬱漩渦,會大大有助於縮短憂鬱症的病程時間。最新美國研究已證實,每天跑步 15 分鐘,或是走路 1 小時,可以減少近 3 成的重度憂鬱症罹患風險。

為自己設定目標、決定做一件正面的事情,如我要做好工作,即使僅能完成其中一部分,也會有助於注意力提升,讓知覺更敏銳。當人陷入憂鬱時會更專注於負面的事物,要記住美好的回憶或事物,看看老照片或與家人、老朋友聊聊等。更積極對抗消極的強大力量是「感恩」,每天或每周寫讓你感恩的人事物,除了能改善心情、有助健康,且能感覺與他人更有連結。

憂鬱症經常會讓人想獨自一個人,但研究顯示,花時間和朋友、家人相處可以紓解憂鬱的心情;服藥前擁有較多社會支持的人,比較可能減輕症狀和完全康復。

對藥物或症狀的誤解

很多人對憂鬱症藥物有些錯誤想法,以為服用憂鬱症的藥物會上癮、不能斷。正確是,服用憂鬱症的藥物並不會上癮,也不是不能斷,只是若突然停藥,會產生類似感冒的症狀,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建議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慢慢停用藥物。

另外要留意的是,抗憂鬱症的藥必須連續吃2到4周後才會產生效果,症狀會明顯減輕,但不表示已經痊癒,務必要密切與醫師合作。

有情緒出口及專業幫助

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精神疾病,除了自己調養之外,也需要家人、朋友的陪伴,亦鼓勵參與教會活動有弟兄姊妹的關懷、禱告,盡量避免獨處;或是撥打24小時安心專線1925,適時獲得心理諮詢、自殺防治等協助。

靠上帝有力量、心中想往錫安大道的,這人便為有福。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聖經詩篇84:5-6

延伸閱讀: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