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缺乏支持力量 年輕族群自殺率連兩年增加

    年輕族群自殺率連2年增加;兒少對生活的滿意度亦3年新低,並且愈大愈不快樂。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及環境挑戰大;網路時代許多錯誤或偏差訊息可能導致青少年的心理改變;加上家庭支持力量薄弱等等,在在可能使得青少年倍感壓力,反應在生活滿意度及心理健康層面。

   衛服部於16日公布2019年國人死因數據,受到人口高齡化的影響,2019年死亡率上升1.4,死亡人數計17萬5,424人,較2018年增加2,565人。從年齡別觀察,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歲以癌症與自殺居前二位; 45歲以上則以慢性疾病之癌症與心臟疾病居死因前二位。

    按年齡別觀察,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歲以癌症與自殺居前二位; 45歲以上則以慢性疾病之癌症與心臟疾病居死因前二位。

    自殺死亡人數中男性2554人(占66.1%),較2018年增加3人(0.1%),女性1310人(占33.9%),較2018年減4人(0.3%),死因均為第11位,男性自殺死亡率約為女性的2倍。

    令人關切的是,15歲到24歲的青少年及青年族群自殺死亡率有明顯增加趨勢,較2018年增加近3成,更比十年前增加5成4;其中青少年多屬「衝動性自殺」,常以跳樓方式結束年輕生命。

    另外,根據兒福聯盟公布的2019年兒童福祉調查報告指出,兒童青少年學童中,每兩個就有一個感覺課業壓力大,2成3的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存在感,亦有逾1成的兒少感到孤單或不喜歡現在的生活。整體對生活的滿意度為3年新低,2019年平均分為74.6分,較2018年低1.2分,較2017年低4.6分;其中國小平均為78.8分,國中為69.7分,顯示越大的孩子越不快樂。

    以上兩份報告看似不關聯,卻都分別指向一個關鍵:家庭的支持和正向陪伴,深深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與成長。特別現代父母多忙於工作,相對陪孩子的時間有限,親子互動也不多,慢慢地,孩子有煩惱不想跟爸爸媽媽說,在課業、人際、情感、心理等遇到的問題,便都反應在對生活的滿意層面。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表示,家庭功能崩解是青少年自殺的主因,也可能與網路時代有關;孩子流連於網路世界,容易受到諸多混亂或偏差、負面訊息的影響,帶來情緒問題。加上外在環境變化大、挑戰多,青少年身心壓力增加,在未能適時獲得紓壓或幫助之下,很可能成為最後一根稻草、走向極端或自我毀滅之路。

    諶立中提醒國人,遇到問題要尋求專業幫助,適度的輔導諮商能幫助我們從第三者的角度客觀地看待事情。然而輔導諮商只能是輔助,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在家庭。在家裡,不要以為孩子坐在電腦前或拿著手機很安靜就沒事,要多多關心孩子,多與孩子互動,增進親子關係。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