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父母可以怎麼做?

現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關注。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抑鬱、焦慮和自殺率有所上升。 社交媒體、學業壓力和家庭問題等都可能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從業臨床經驗和生活觀察提出三方面的心理健康挑戰:

 

生理方面:孩子可能因為父母在生產遺傳上面存在問題,而導致出現腦部功能不足或智力偏低的情況,甚至會造成學習障礙。

心理方面:每個人的氣質都不同。現代人由於資訊爆炸和科技發展太發達,尤其對青春期孩子來說,有過多的資訊卻不知道如何選擇,可能會造成情緒上的困擾。

環境方面:青少年在生理發育時期需要尋求同儕的認同,容易出現叛逆期和家庭互動問題等。而現今社交媒體如臉書、IG、Twitter等,有形無形也可能對他們產生壓力和影響。

少子化、父母不願意放手,也可能是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因素。身心健康諮商師魏兆玟認為當孩子的成長達到某個階段時,可能希望有些休息,但是父母認為他還可以更好,因此會一直把孩子的終止點往後推。

孩子在父母的過度保護下,可能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在這種情況下,他會去尋求有自信的地方,網路就成為一個他們認為有自信發揮的地方,以致出現年輕世代很常見的被網路綁架的人生。

青少年常見的心理疾病

楊聰財醫師分享以下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情緒障礙
情緒障礙是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比如焦慮症,長期慢性的焦慮不安,對生活感到失落、憂鬱。或是廣泛型焦慮症,不同程度的憂鬱症,甚至是嚴重的憂鬱症。特別近年來,全世界各地有許多因憂鬱症導致自殺的案例發生。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
可能與遺傳或腦部輕微受傷有關,導致患者注意力不集中、過動或衝動。這些症狀可能會影響青少年的學習和人際關係,對其產生負面影響。然而,家長有時候容易忽略這些問題,認為患者只是調皮搗蛋、耐不住性子等,需要更多的關注。

社交恐懼症
有些人因為社交焦慮會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以致不太敢跟人互動,在公眾場合容易出現諸如臉紅脖子粗、講話結巴等狀況。

強迫症
可能是強迫思考,會反覆檢查窗戶或門是否關好,或不斷將物品排列整齊;或是出現強迫行為,比如會不斷洗手,覺得物品很髒,一直不斷的重複檢查。

飲食障礙
飲食障礙也是青少年常見的問題,特別是厭食症,好發於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九倍。厭食症是一種身體形象障礙,即使患者已經很瘦,仍然會刻意減肥,這可能會導致身體嚴重疾病甚至自殺。

另一個是暴食症。當生活遇到壓力,患者可能會暴飲暴食一陣子,然後感到罪惡感、怕胖又去催吐,反覆造成許多問題。

醜陋恐懼症
青少年也可能因為身體形象的障礙而出現焦慮,例如青春期時出現的痘痘,有些人可能會對自己的外貌感到不安,甚至出現醜陋恐懼症等狀況。

網路遊戲障礙症
新興的疾病之一是網路遊戲障礙症,這是因為過度使用網路,特別是在玩遊戲時,可能會干擾正常的睡眠、學習和飲食習慣,甚至影響學業和人際關係。

青春期是大腦在修剪

魏兆玟老師提醒,屬於哪種症狀需要由專業醫師來定義。許多父母或朋友經常提到孩子的暴躁、愛生氣等等,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情緒波動相對明顯,這是因為腦神經在修剪過程中,容易造成情緒上的不穩定。

青春期定義根據生理發展可能在國中到高中之間,但從醫學定義和腦科學成熟度來看,從10歲到25歲都算是青春期。魏兆玟老師說,她曾問女兒在她青春期時是如何看父母?女兒回答她為了證明自己長大,會不斷反駁父母的話,即使她知道父母說的有時候是對的。

有些煩心事是說不出來的…

憂鬱情緒是一種失落感,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有些父母會帶著孩子接受心理健康諮商,當問到為什麼會感覺不舒服時,很多孩子的回答是,我覺得我活著有什麼意義。很多時候父母會把孩子的情緒障礙歸咎於成績不好,但實際上這並不是真正的原因。

孩子對於自己的定位和價值產生了困惑和混亂,對於學習和未來的意義感到疑惑,這才是導致情緒困擾的根本原因。他們會覺得我現在努力、我現在唸書到底有什麼意義,反正怎麼努力,怎麼唸書,怎麼賺錢,我可能買不到房子等等。他們現在就會去思想這些問題,與過去時代的焦慮感是不一樣的。

在《少年維特的煩惱》這本書中,主人公所面臨的煩惱其實就來自於他對自己的價值感的迷惘。青少年就是處在這個階段,好像有不知道的煩惱,來自於自我的價值感。有時候會覺得有一種罪惡感,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用的人。現在的環境確實和過去不一樣,父母也是要懂得去學習。

建立良好生活習慣

吳靜吉教授所著《青年的四個大夢》書中提到的,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要找到他的終身志業,有良師益友,並且找到適合的夥伴,有自我的定位。楊聰財醫師說,透過這個尋求自我定位的過程中,可以從建立規律的生活開始。從醫療健康的角度來看,規律的生活可以保護自己,讓自己的身體健康,並建立良好思考的基礎。

魏兆玟老師直言指出,孩子缺乏規律的生活習慣,往往是受到父母生活不規律的影響。當父母在要求孩子早睡時,自己卻忙著上網,孩子怎麼可能會有規律的生活。父母應該要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學習到良好的生活習慣。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需要以身作則,不要說一套做一套。現在的青少年都很聰明,能夠看穿這種虛偽的行為。

建立運動習慣也非常重要。楊聰財醫師說,運動可以刺激身體分泌許多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新正腎上腺素和腦內啡等,這些物質可以幫助減少焦慮、憂鬱和衝動,提高記憶力和注意力,加快反應速度,讓心情變得更加平靜。

此外,從正向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寫心情日記、感恩日記或快樂日記也非常有益,可以幫助睡得更加愉悅,增加血清素的分泌,讓心情變得更加平靜,甚至可以幫助整理思緒。

生活中也要注意交友,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教會小組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裡面有許多年紀相仿的朋友,甚至可以當成良師益友。

父母態度很重要

父母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應該要有不同的心態和角度。例如在孩子12歲時,需要以上對下的態度,但在青春期時,則需要用朋友的角度去面對孩子。家庭中每個人都要能夠自由分享,彼此願意溝通。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分享生活中、社會上發生的大小事情,互相的肯定和勉勵,是很棒的,還可以增進家庭成員間的感情,更加和諧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每一個父母親都希望能夠成為孩子的朋友,這是常常聽到的說法。但是,要怎麼做到呢?魏兆玟老師建議可以安排一個開放的時間,例如每天的吃晚飯時間,關掉電視和手機,聊一聊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

或許孩子不會主動分享他們的事情,可以利用說話的技巧讓孩子分享內心的想法。比如以隔壁的小明玩手機被老師抓到做例子,父母可以與孩子分享、問孩子在遇到這樣的事情時會如何解決。

或許孩子會說,小明太笨了,如果是我就不會被抓到。這時可以引申問,第一次騙老師、可能老師知道了,第二次就不相信你等等,從不斷引申、發問的過程中去了解孩子是怎麼想的,然後引導他們去思考、去選擇,然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認。

良好的溝通在家庭中是非常重要的,魏兆玟老師強調,但是,很重要的是,夫妻間的關係好不好。如果夫妻關係好,即使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也能夠因為彼此的溝通而解決衝突。因為孩子是從父母的溝通方式來學習技巧。如果夫妻之間的溝通不好,再怎麼講都是都是紙上談兵。

(文字整理)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