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確定的年代,誰會是贏家

全球化趨勢,在5年10年之前,所有的供應鏈、所有的事情,不得不全球化。而且不能否認的是,在這個全球化的過程中--中國的崛起,從最大的工廠,成為最大的市場。

它不只是影響中國,也影響全世界,台灣也受到很大的影響,不管正面跟負面。這是無法避開的話題,就是中國在全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所有大品牌公司,在疫情之前,每一個國際公司在中國的業務可能都在兩三成,或者以上。這是在中國的業務,還沒有算中國的遊客到全世界影響各國的市場。

疫情下的發展趨勢

從疫情開始之後到現在,全球有兩個很重要的趨勢:

第一個,世界的亞洲化

世界的亞洲化比過去想像的都快很多。如果在20年前去美國或是歐洲任何地方旅遊,吃到的中國菜可能就是牛肉芥藍,美國60年前鐵路工人留下來的菜單。

但是,現在到世界各地旅行,可以吃到餃子、湯包、麻辣燙、日本壽司,已經滲透在西方國家的生活當中,不再是少數人群的食物,亞洲化是很深入的。

第二個,世界的區域化

現在很多航運跟供應鏈發生很多挑戰,加上戰爭、通膨等,很多運作已經慢慢趨向在一個區域裡面,自己解決自己的市場。

每個發展歷程都有不同階段

在經濟發展當中,常常有人說,中國都在做複製抄襲的東西。我個人經歷過中國這20年來的快速發展,沒有錯,事實在發生,但她在改變!

反觀整個經濟發展的過程,日本最早期也做複製抄襲,韓國在3、40年前也是複製抄襲,包括台灣,也做過這個事情。

MIT(Made in Taiwan)這個事情,在很久以前,可能在我那個年代,是一個貶抑字,但後來因為時代的改變,MIT變成一個質量的象徵。任何國家的複製抄襲,都是一個階段。

很有意思的是,日本的複製抄襲,自己成為一個潮流的前端者。在各行業當中,以時尚來講,現在日本的時尚超越歐洲的時尚,成為追尋的一個對象。

再看韓國,比如韓劇《魷魚遊戲》,很多歐洲人都喜歡,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她的文化跟某些產業的代理商,已經突破複製抄襲的階段。

台灣呢?有什麼可以說已經脫離複製抄襲?有什麼領先者?不要只是講台積電。台灣要思考的是,某一個行業要真正成為一個領先者、創新者,真的必須要有國際觀。

在台大唸書的時候,當時覺得出國唸書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覺得要去學習新的事物、改變觀念,我覺得我們真正見證到當時那一代的人。

我現在50幾歲,可能到70幾歲這一代人,那一代人有很多出去學習,然後增加視野、帶回台灣,讓台灣有不斷地走出去的一個力量。

當我們不願意到外面學習新的事物的時候,我們其實是不可能有國際化跟創新能力的發生。創新與進步有一個非常大的一個原則,就是必須要多元。

不確定性的年代

這個世界受到經濟的影響,未來一定是不確定性大過於往年所有的年代。

大部分企業都在一個不確定的經濟環境,又在中國下滑、全世界都不看好、一個非常嚴峻的情況。

未來的人,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少,再會做晶片,誰買晶片?!當然,還有很多產業需要一個供給,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整體經濟來說,不會是好的。個人經驗與一直相信的原則是,當經濟危機的時候,是所有的企業、國家或是品牌的轉機。

當年景好的時候,不會很清楚知道,誰是真正的好。只有退潮之後,才知道誰是在裸泳。

過去20年中國不斷成長,她做一件事情,就是「我只要成長」。現在是中國這2、30年來第一次的負成長。以前的企業沒有學過如何管理負成長,他需要重新去應對和長時間的學習。

是危機也是轉機

為什麼說危機是轉機呢?因為很多創造者的作為當中,它需要一個清洗的過程。

以前的企業喜歡賺快錢,但在經濟下滑的時候,無法賺快錢,只能回到做每一個行業最根本的基礎。好的企業會在這個時候想盡辦法活下來、撐下去。而且,通常在經濟不好的時候,也有成長的企業。為什麼?因為他的東西做得特別好。

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有兩種消費傾向,就是有一群人去買便宜的東西,這個便宜只能更便宜,競爭力很大,只會越做越便宜,基本上沒有辦法有真正的利潤。

另外一種人是,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在經濟困難時候,他的經濟能力還存在,但他花錢,要花在刀口上。當他要花在刀口上的時候,選任何一個品類跟產品,一定是選最好或最可靠的牌子。

這就是為什麼在經濟危機的時候,有企業能夠成長,因為他做的東西是最好的;因為大家花錢要花在值得的地方。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時候,可以重新聚焦,重新看到企業的生命,看到產品的真正意義,回到最本質上面。不管是生命,不管是家庭、企業、員工、品牌,都是一樣。

這是一個很好重新起來的時期。在年景好的時候,第一名跟第二名差別不大;只有在年景不好的時候,第一名才會脫穎而出。現在就是一個脫穎而出的機會。

豐年囤糧荒年開倉

聖經裡有一個約瑟的故事,提到七個豐年跟七個荒年。約瑟是他父親的12個兒子當中、最受寵愛的兒子。他的哥哥們忌妒他,把他賣到埃及當奴隸,又被誣告坐監牢,後來成為埃及的宰相。

當約瑟成為埃及宰相的時候,前面七年是豐年,他到處收糧、放在糧倉裡;後來有七年荒年,他打開糧倉、周濟四周的人。因為這一個糧倉、這一個豐盛,埃及王不但把所有地都買下來,讓他的人民、地,都復興繁榮。

請記住,約瑟是在豐年時存糧,在荒年時打開糧倉。

每一個人都要重新思考,過去有工作的時候,過去這個行業年景好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囤糧?這個囤糧的意思是說,有沒有不斷的進步?有沒有把個人的專業做得更好?有沒有不斷在學習?

當我們有囤糧的時候,在荒年的時候,才有開糧倉的機會,才有再辦法讓自己脫穎而出。

在荒年的時候,每個企業都要留下最好的人,因為每一分錢每一分貨,而且要發揮最大的價值。這個就是在存糧之後,我們能夠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

約瑟的故事還有一個曲折就是,約瑟被哥哥們給賣了,然後當奴隸、坐監牢,每一個處境都是被陷害。但故事最終、最感人的,也是一定要記住的事情就是:人生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特別的意義。

約瑟原諒了出賣他的哥哥們,說,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的,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因此成就了他現在的光景。

原來被賣是好的,坐牢是好的,荒年也是好的。每一個人還是要回到他人生的意義,就是有一個真正的主宰者,帶領祂特別的旨意,而且每一個人都一樣。(文字整理)

專訪/Andre Chen
全球時尚品牌DENHAM 執行長,引進國際高端時尚品牌,有豐富的國際企業併購經驗。
曾任 Nike 亞太區總經理、大中國商務總裁,擁有數十年國內外品牌經營管理經歷。關心當代年輕族群,專注職場青年生命成長。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