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躺平!路是走出來的!

現今環境變化迅速,世界格局由國際化轉向區域化,甚至各國家、各陣營都涇渭分明,沒有一個國家可能置身事外。對企業來說,包括台灣的企業,都在分散風險,尋求海外的機會。

面對未來,通膨看起來是長期必須面對的問題和挑戰,帶來的嚴重問題是貧富的更加懸殊。無怪乎年輕一代會對未來感到沒有希望,許多年輕人選擇躺平,並非不想努力,而是看不見努力能帶來的成效。

人工智慧在科技方面帶來全面改變,儘管取代一些工作,也創造新的工作機會。在動盪的世界格局下,年輕人感到困惑和缺乏方向是正常的反應。作為前面的世代,需要給予年輕人方向、支持和鼓勵。

世代的改變,有新的挑戰,也會有新的機遇。

年輕人不要氣餒,要有信心。每一個危機,可能是一個轉機。但是,能不能變成轉機,要看自己。

第一個,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也要改變自己的步伐。

不能什麼都不變,卻期待危機可以變成轉機。我們必須要去做改變。針對個人、針對變動的時代,必須要變得更加靈活,並且要懂得學習。

第二個,要了解學習的目的、喜愛學習,對新的事物充滿好奇心。

亞洲與北美年輕人的學習方式很不同。亞洲年輕人在上大學之前是拼命念書,上了大學以後是拼命的玩。而北美年輕人,在國小到高中階段,大部分時間都在玩,到了大學卻很認真地念書,是他們真正開始學習的時候。

在國外,父母會教導終身學習的觀念,學習是自己投資自己。不是每個人都要念大學,甚至超過50%的人會直接進入職場。但在台灣,似乎不讀大學是不行的,失去學習的動機和動力。

第三個,要了解生命的本質。

我們要知道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為什麼我們在這裡,為什麼我們需要工作。亞洲人通常懂得怎麼做--HOW,怎麼做事、要做什麼,但卻很少溝通「為什麼」。

在國外,首先要溝通的是「為什麼」。人們需要知道為什麼。我們需要了解為什麼活著、為什麼需要工作、為什麼要上大學、為什麼要去學這個、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當知道為什麼,後面的動力就會出現。

特別年輕人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信仰會是極大的一個幫助。因為當我們了解到在這變動中有一個不變的神,祂掌控一切,祂了解我們、定義我們,我們的內心就不會動搖。

當我們了解為什麼我們存在、以後會到哪裡去,在面對挑戰與困難之時,我們看待的角度就會不同。

現在的中國年輕人,普遍存在失敗主義和悲觀主義。舊的世代告訴他們,生命沒有意義,那些講有意義的人都是在騙人;只有盡力做自己能做的事,賺自己能賺的錢。

中國大陸的年輕人與台灣年輕人相比,更加的焦慮,他們稱之為「內卷」。特別是最近幾年來,他們看不到未來,看不見方向。之前可能過於狂傲,以為天下是她的,所有的事情他都可能做,突然發現,他並沒有辦法掌握很多。

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掌握在他人手中時,開始變得焦慮。很多地方一聲令下,整個城市就全不能動;他們發現,原來很多東西輕易就會被拿走;對未來,他們感到迷茫。

過去中國經濟好的時候,談的是都是如何一夜致富,而非認真工作。許多年輕人工作半年就想換工作,因為換一次工作、薪水就跳一個層級。他們用跳躍的方式來為自己創造更好的舞台,未料,最終受傷最深的是自己。因為沒有積累產業知識,也沒有累積自身價值。

台灣年輕人講求「小確幸」。或許想說既然無法像父輩一樣白手起家、做許多大的事情,就挑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能夠為自己帶來愉悅、快樂和價值的事情。

有些中國大陸的年輕人會看不起台灣年輕人的「小確幸」,當成是嘲諷,其實背後沒有理解到這是台灣年輕人做的一個選擇。

每個人的寶貴之處在於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我們不需要征服全世界,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真正讓生活充滿樂趣和價值的事情,並讓自己的努力對他人有幫助。

即使是小事情,如果長期做、堅持做,也能產生巨大的效應和影響。

給年輕人的建議

年輕人在找到自己的定位的同時,眼光要看得更遠一些,讓自己更可以不被侷限。多出去旅遊、多去看這個世界--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現在年輕人資訊爆炸,某種程度是一個挑戰。好處是可以隨手可得各種資訊,壞處是無從判斷真偽以及偏頗性。其他人可能只是從他的角度去闡述,並不能成為你的判斷依據,必須要自己去看、去體驗、去感受,得出自己的結論。

多去看這個世界是非常棒的,而且要帶著一個帶著一個好奇的心態,包容的心態,然後要能夠用腳去走。不要只是去觀光的景點,不要只看到她現在發展的這一面,要走到她的社區、走到她的鄉村、走到她的民間,真正了解他們在想什麼,他們的需要是什麼。

特別要鼓勵台灣的年輕人,走出去的時候,要去愛那裡的文化。不要排斥那裡的文化,要去理解並融入那個文化;要能夠盡所能地去了解、學習和認同,甚至到最後是熱愛別人的一個文化。不要只是到那個地方,而是真的理解那個地方。

(文字整理)

 

林峰/悟饕池上飯包執行長
加拿大Simon Fraser 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任美林證券分析師、美國Accenture企管顧問公司顧問師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