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人權先鋒 吳英俊:家人和教會的支持,引導我走出悲傷

談到同志朋友和愛滋族群,人們對這兩群人的認識可能都是片面、少許的。前些日子,前同運人士,同時也是三屆的衛服部愛滋防治及人權會委員吳英俊,在一場演講中分享到,他17歲就感染了愛滋,現在都50歲了,過去這33年的時間,是家人和教會的信仰系統支持他,給了他正確的回應和擁抱,以至於他看見上帝的愛。吳英俊說:「20年前,愛滋是沒有藥物可以治療的,但我卻感受到耶穌完全的接納我、接納我受傷的心;在教會,我的心也被滋潤,使我可以慢慢走出悲傷,對自我的存在感也增加。」

吳英俊說,「當我變堅強了,我裡面就有一個聲音告訴我說:無論社會怎麼批判愛滋感染者或同志朋友,但有一份愛,在我裡面不會改變,那就是耶穌的愛。」

吳英俊,是第一代同志運動的積極分子,也是愛滋人權的先鋒者,他擔任了三屆衛服部的愛滋防治及人權會委員;因著反對同性婚姻,同運都把他當作是異議份子。然而,吳英俊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所以他和台灣愛滋關懷協會一起合作,進行許多愛滋防治相關工作,包括愛滋防治教育的校園宣導、為愛滋族群義賣、前往桃園女子監獄訪視、愛滋感染者訪視、帶領愛滋感染者團體、志工訓練及招募志工等等。

當吳英俊17歲感染愛滋時,他常問自己說:我為什麼會得到愛滋?愛滋對我的意義是什麼?這個苦難的背後、社會的壓力,對我有沒有特別的意義呢?我可以得到醫治嗎?

教會的接納 給了他正確的回應和擁抱

回顧過去的33年,吳英俊說,除了家人的接納之外,還有很重要一部分,就是教會的接納。他說,「在我20多歲的時候,教會的牧師接納我是感染者的身分,不但沒有論斷我,還跟我一起相處,只說:『我在你眼裡,看見了你需要上帝。』然後接我到教會一起生活。牧師沒有跟我分開碗筷,他給了我正確的回應和擁抱,使我看見上帝的愛。」

20年前,感染愛滋,非但沒有藥物可治療,還要承受許多社會的壓力。吳英俊分享,有三個系統支持著我,一個是信仰系統、一個是社會跟家人的支持系統,第三則是存在的價值感增加。在教會裡,吳英俊感受到:耶穌完全接納我,接納我受傷的心,我的心田也被滋潤,就慢慢地走出悲傷,即便這個旅程持續了好幾年。

看重新身份 我是上帝的兒女

想到愛滋、同志之間的關聯,吳英俊問在場的聽眾說:你對同志有沒有汙名化呢?你會不會認為同志就是性氾濫的族群?認為愛滋病患者是不是都是同志?這些問題,都顯出一般人對於同志、對於愛滋患者的認識,微乎其微。

吳英俊分享,他是原住民、又是同性戀者、又是愛滋感染者,他覺得自己是十足的弱勢,但有一天好像上帝就提醒他:「英俊,你過去太看重你的同性戀身分了,你看重什麼、你就變什麼!可是你有一個新的身分,就是你是神的兒女。」他說,當他越重視神兒女的身分大過一切的時候,就發現他可以放下同性戀的身分,讓上帝的愛充滿在他裡面,甚至上帝的愛成為他情感上的滿足。

走過愛滋感染的33年,吳英俊說,當他看重自己的新身份—他是上帝的兒女時,他就能承擔壓力、也能拒絕誘惑,以至於他的經歷、過去走過的歷程,都成為許多愛滋感染者的安慰和祝福。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