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行騙者的陷阱!小心這3招 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虛擬貨幣詐騙案、未上市公司詐騙案,以及澳豐基金詐騙案等等,層出不窮。 這些行騙者是怎麼騙到錢的呢?要怎麼樣去避開它呢? 【訂閱YouTube頻道】請點我!記得按小鈴鐺 通知影音搶先看! 通常行騙者慣用這三招: 第一招,先放魚餌 行騙者在騙人之前,通常會放一些魚餌,比如聊一些理財的需求和個人想要的東西。例如有人想要快速發財;有人怕損失本金,想要保證有獲利、保本的基金;或是有人想要投資高科技的公司等等。 行騙者會利用這些魚餌,透過人性的貪婪或恐懼來欺騙人,甚至招待你到高級飯店吃飯,對你非常好,提供非常好的服務,先贏得你的信任。或是讓你的投資項目先賺一些錢,吸引您的注意力和信任。就像釣魚一樣,先放一些餌。 譬如你想賺錢,他會跟你說有一個很不錯的標的,也許你聽了以後會覺得有這可能嗎?但他會鼓勵你說,可以試試看、放一點錢看看。剛開始你會賺到錢,可能賺一兩年,等到放心了,把錢放進更多的時候,就出問題了。 比如最近有個基金出問題,很多投資者都是有錢人,是怎麼受騙的呢? 一開始,先招待這些人到星級飯店吃飯,甚至帶他們到香港參觀設在香港的公司,對他們很好,吃好的、玩好的,還看到好公司,讓投資者很放心。 投資的錢也有賺頭,可能有人賺一年、兩年、三年,甚至有更久的。這些錢其實就是透過老鼠會的方式來經營,等到最後再沒有錢進來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再把錢給投資者了。 很多時候,陷入騙局可能是因為貪,但現在有一個現象是--投資者並不是很貪,而是想安安穩穩、每個月賺配息。比如有些退休人士,不希望有太多的投資風險,每個月領到股息、安穩生活就好,這些行騙者就會設計一些商品來符合這樣的情形,以致不小心,就落入陷阱。 第二招,名人背書/文件證明 金融業的詐騙是在一開始給一些餌,而且這個魚餌跟投資者有關,以致能夠打動投資者的心。但是,在政治、宗教或許多行業裡面,也有很多這類事件的發生。 比如提供證明文件或見證人的故事,讓人覺得這個投資項目是安全的。因為有政治人物或名人背書,作見證,甚至有和這些人合拍的照片等等。 或是有文件說明這個基金賺了多少錢,報表多好看;有人因為賺了很多、常常出國玩,不用很辛苦的工作等等,讓人覺得”太好了”。 第三招,施加壓力 有時候詐騙者會施加一點壓力,讓你趕緊上鉤。比如:趕快投資吧,不然最優惠的時間就過了!趕快投資吧,這個時候是最好的時間了!趕快投資吧,失去這個機會就太可惜了等等。給想要投資的人施加一點壓力,然後就上鉤了。 要如何避免上鉤呢? 以色列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王說:「懵懂的人,是話都信;通達的人,步步謹慎。」 很多時候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得太單純。開玩笑地說,以前的強盜都在山裡面躲著,有人經過再出來搶,但現在的強盜,很多是躲在金融業裡面。 當然,這是玩笑話,不是說所有的金融業都是如此,而是說,有些人就在那個地方設了很多陷阱,必須小心防備。 另外,要定期檢你的投資組合是不是合適。建議不要只找你的業務員談,還可以找一些認識的、能夠信任且有專業的人士,讓他們幫你檢視。 市場每年的情形都不同,有的對股票有利,有的對債券有利,有的要做避險,或有些要多留現金,有時候是少留現金。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環境、每一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變化。定期檢查能夠幫助我們降低損失。甚至最後可能發現有行騙者的計謀在裡面,就可以相對保住我們的投資。 分享: 唐雲益資深理財專家 縱橫投資業30年,從擔任基金經理人開始,及至管理資產規模高達新台幣數百億元,累積深厚且札實的投資理財經歷,曾擔任惠理康和投信、柏瑞投信,以及保德信投信的投資長。身為金融界的鷹眼,對總體經濟、台股產業動向、資產管理、發展等,有深入且獨到的專業見解。 文章關鍵字 影音 投資 理財 唐雲益 FB留言 延伸閱讀 剛開學的收心操 工作不快樂,要離職嗎? 超實用理財教戰(上)四個基本面,看懂經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