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受難日為什麼是Good Friday

每個基督徒都知道耶穌為了救贖人類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並在第三日復活,戰勝了死亡,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與根基。復活節就是為紀念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

復活節日期通常落在從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間、春分後第一個滿月的第一個星期日;時間上大致和猶太人的逾越節同一個時期。

2023年的復活節是4月9日(星期日)。復活節的前三天--星期五,是一個相當關鍵的日子--也就是耶穌的受難日。

什麼是耶穌受難日?

根據聖經記載,前一天晚上,猶太宗教領袖以耶穌自稱是上帝的兒子和猶太人的王而譴責耶穌,將耶穌帶到羅馬官長那裡接受審判。從羅馬提督彼拉多被送到希律王,再回到彼拉多,最終判處耶穌釘十字架——當時最重的刑罰。

隨後耶穌遭到兵丁毆打,被迫背負沉重的木製十字架穿過嘲笑的人群,最後祂的手腕和腳被釘在十字架上,直到那天晚些時候死在十字架上。

查詢ChatGPT說法是,受難日被認為是記念耶穌為人類的罪行而付出的代價,是教徒反思自己的罪惡,悔改和祈禱的時刻。受難日也是復活節前的一個重要的節日,因為耶穌的死和復活成為基督教救贖的核心信仰,對於基督教徒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耶穌受難日是”好”的

耶穌受難日的英文是Good Friday。耶穌的受苦和死亡不應該是黑暗和淒涼的嗎?為什麼是"好"(Good)的?

牛津英語辭典,這個形容詞傳統指的是"神聖的一天或一個季節";也有認為是從更古老的名稱“God’s Friday”發展而來的,原意是"神聖的星期五"。

無論起源如何,”Good Friday”之所以為"好",是因為紀念耶穌的受難和死亡,將人類從罪惡、上帝的憤怒和審判中拯救出來。它標誌了上帝的愛與寬恕,以及偉大的救贖的計畫。

耶穌最後說的話

耶穌在被釘在十字架上時曾說過七句話,被稱為「耶穌的七言」或「十架七言」,有禱告、有呼求、有憐憫、有救贖,基督徒經常會在受難日期間默想和冥思。

1. 憐憫與寬恕--耶穌對祂釘十字架的人祈求寬恕:「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路加福音23:34)

2. 安慰與救贖--耶穌釘十字架的兩旁有兩個罪犯,對其中一個懺悔的罪犯應許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今天你要同我在樂園裡。」(路加福音23:43)

3.關係的重視--耶穌將母親馬利亞託付給耶穌所愛的門徒:「母親,看你的兒子;兒子,看你的母親。」(約翰福音19:26-27)

4. 感受離棄--耶穌承擔人類的罪孽,這一刻,父親不得不背離兒子。耶穌從來沒有經歷過與天父隔離的孤單,以致提出一個問題:「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馬太福音27:46、馬可福音15:34)

即便如此,耶穌沒有質疑上帝的愛或懷疑上帝的應許。這是痛苦的呼喊,一如人所經歷的,而不是不信任的呼喊。

5.經歷痛楚--「我渴了。」(約翰福音19:28)應驗詩篇 69:21的預言:「我渴了,他們拿醋給我喝。」同時也表明耶穌正在經歷的痛楚,也理解人的傷害與痛苦。

6.宣告勝利--「成了。」(約翰福音19:30)宣告耶穌已經完成在塵世生活的使命。

7.信任和歸屬感--「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路加福音23:46)這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最後一句話,表達耶穌對天父上帝的信任和歸屬感,也表明祂將回歸上帝懷抱,並期待復活。

見證復活的大能

受難日--紀念耶穌基督受苦、被捕和被釘十字架、最終犧牲,擔負人類的罪孽以至於死,為人類帶來救贖。

復活節--紀念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戰勝罪惡和死亡,帶來榮耀的大能及永恆的生命;同時也象徵新的開始和重生。

沒有耶穌的復活,就沒有基督教。這是最重要的基督教節日,也是以最大的歡樂慶祝的活動。

復活證實了基督是神聖的,復活證明了基督赦罪及勝過死亡的能力。今天,祂依然以復活的生命和改變的大能,活在每一個相信祂的人裡面。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