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好好玩

跟很多孩子說過故事,最喜歡的方式是「不刻意帶入教導目的」的說故事,也就是單純的悠遊在故事情節或是圖畫想像中,連結聽者的生活、從「合作想像」的體驗得到樂趣。

因緣際會,經不起技癢,邀請一位自稱是「大哥哥」的四歲幼童一起說故事。選書時,考量到幼童剛剛新添加新生的妹妹,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大哥哥,因此為他選擇了《妹妹》一書。幼童沒有如書中的小哥哥出現身為老大的嫉妒或是退化的現象,因此單純的期望與他一同享受在有妹妹的喜悅中。

我們一起看書的封面時,果然引起他的興趣,順勢就談起了他和他的妹妹。普遍來說,幼兒專注學習的時間較短,唯有引發興趣,比較能延長專注的成效。當他急著翻開書時,我不設限的跟隨著他的專注力前進,觀察到他並不在乎書上故事的陳述,只注意圖畫中日常熟悉的物件,在他的知覺裡,那是屬他的世界。

孩子像發現新事般的,連連說出他對妹妹的觀察:「ㄟˊ,妹妹吃奶嘴也」、「妹妹也會喝這個ㄋㄟㄋㄟ」;看到兩腿胖胖的嬰兒,有感而發:「她的腿也會踢也,她有踢到我的眼睛⋯⋯」,他睜大眼睛陳述並比較他的妹妹與書上的妹妹時,我也配合他對圖畫的好奇心,乾脆不念書上的文字,讓每一頁的圖畫都跟他的生活連上關係!所以我們的「說故事」變成了一唱一和、一問一答的在說「他和妹妹的故事」!

聽幼童說出的語言,真的很可愛,我極力想進入他的世界中,與他說「相同的語言」。當他偶爾過於急躁不斷翻頁時,我盡量在被忽略的頁面上找出與他相關的話題引起興趣與想像,果然他也稍微專注在我引導的問題和目標。

我問他:「你看這個小哥哥在哪裡開停車場?」,他觀察後說:「在爸爸的肚子上!」,我問他:「你有在爸爸的肚子上玩車車嗎?」,他開心的大聲說:「有啊!」「怎麼玩?」他思考片刻沒有回答。我問:「那你看看小哥哥有幾台車?」他開始數起來⋯⋯接著問是什麼顏色?什麼車?雖然對於顏色的分辨還不十分成熟,但他分享了自己有什麼樣的車、玩具,並額外的說起下次要用煮東西的玩具「煮漢堡」給我吃⋯⋯我很開心的接受他的「請客」,並且說,我會記下來,下次見面要吃他做的漢堡!

故事最後帶到他對妹妹的感受,他絲毫沒有覺得妹妹分出了家人對他的愛,反而表達對妹妹的愛。故事結束,我為他預備了他和新生妹妹幾張縮小的照片,讓他貼在故事書的扉頁上,他很期待地撕開背膠,仔細的觀察照片並興奮的一一解說拍攝的地點以及當時在做什麼⋯⋯最後我將故事書送給他,成為他和新生妹妹專屬的書。

利用圖畫書說故事帶來的效益遠超過想像,如同國際兒童圖書評議會曾經發表的內容,提到「圖畫書是廿一世紀兒童的寵物和必備的精神糧食」。略過眾所皆知的認知、思考、鑑賞等知識與藝術性的功能外,圖畫書不僅增加「替代經驗」學習的功效,也具有情意教育的目的。

當兒童本身淺顯的經驗,透過故事主角的各種訊息、教化,而擴充學習到不同的社會化經驗,無需親身體驗,也能透過閱讀的知覺仿若親身經歷,即所謂的「替代經驗」。當兒童將自己投射在圖畫書主角的情境中,主角的情緒、遭遇與反應也往往成了孩子學習與釋放的管道,因此,優質的圖畫書能使孩子達到從中取得想像、情感平衡、重新構思與心靈成長等的情意教育。

過去在兒童主日學當老師、或是在孩子尚年幼時進班當故事媽媽,由於身負「教導」的任務,因此故事說完會有一些在框架中的討論與學習;曾經有孩子在故事還沒說完時,就急於表現的衝口而出:「我知道這本要教我們什麼了!」如此的模式與互動,使說故事失了趣味,我感覺非常可惜,由於需盡「任務」,是一個不得不如此的結果;「寓教於樂」的心靈薰陶完全被破壞殆盡。

因此,這次說故事,我刻意設定學齡前的幼兒,希望跟隨他天然的性情,投射內在的情緒,在書中找到自我的定位,以及最重要的—因閱讀油然而生快樂的心情!

很久沒有跟小小孩說故事了,讓我重新回味、學習與幼兒的對話和相處。跟孩子說話是「需要學習的」—無論年齡的大小;要如何回應情緒與動機、如何幽默的交談、如何使孩子在對談中體會與人互動以及社會學習的安全感,說故事者都需要學習。

這次的說故事,與其說帶給孩子愉悅,不如說,我本身得到更多的樂趣!

延伸閱讀:

分享:
林盈呈

曾於大學執教兒童發展心理學;製作、執筆系列兒童品格教育圖畫叢書,獲得行政院新聞局推屆為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