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對象會有原生父母的影子?

心理學研究發現,童年時期與父母的相處經驗會在成長及結婚之後,不自覺地複製原生家庭的模式。

資深心理諮商師表示,人的成長確實會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家庭互動過程中設若媽媽的角色較為強勢、爸爸相對弱勢,女兒在成長後選擇的結婚對象,很可能會找一個跟爸爸類似的男性,並在婚姻關係中無意識地複製了父母的互動模式。

問題不在於父母的角色是強勢或弱勢,而是孩子每天處在父母的互動與關係裡,很自然地會認為這樣的互動是正常的、應該的,即使心裡不認同媽媽總是會指責爸爸,或是爸爸總是會逃避等等,卻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對這樣的相處與互動有著熟悉感。

人們對熟悉的事物會有一種莫名的安全感,因為是可預期的、是意料之中的。

心理諮商師表示,如果女兒有一個強勢的媽媽和一個逃避的爸爸,長大後的親密關係裡通常也會比較強勢。當她面對男朋友逃避時可能會不開心,但是會感覺很熟悉,就像看到父母吵架。她知道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結果會如何…。

因為是可預測、可預期的(predictable),所以會覺得這個關係可以繼續下去,可是又不滿意。

對她來說,她並不希望對方用「逃」的方式來避開衝突,但她又很熟悉這樣的互動模式。情境是媽媽會追著爸爸說:你給我回來、你給我好好的把事情講清楚…,然後兩個人又繼續吵,於是她也可能用同樣的方式來面對男朋友或配偶。

倘若被對待的一方也和她一樣有類似的家庭背景,媽媽較強勢而爸爸較安靜、不太說話,這方很可能就會學習到原生爸爸的安靜,但不見得本身的性格是安靜的、不表達的,但是只要在親密關係中發生爭吵或衝突,不自覺的就會安靜、不表達意見,看起來像是在逃避。

雙方都是來自媽媽強勢、爸爸相對弱勢的家庭,很自然而然就會走在一起,然後在新關係中各自進入原生家庭中媽媽的角色、爸爸的角色,可是內在裡是有衝突、有矛盾的,是不滿意的!

婚姻中如果先生只要遇到事情或衝突,就閃躲、避開,不是「人」跑掉,而是「心」無法靠近,好像整個人都縮在自己的殼裡,不互動、不回應,甚至消極冷戰。對強勢太太來說,這是一種「恐怖」狀態,於是會更緊緊地「抓住」先生,一定要對方說清楚講明白。

強勢的人通常會讓人覺得有力量、有能力,因為急於想解決事情而又不受控制或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會變得更焦慮,情緒更放大,憤怒、指責就更多,又更強勢、更想「抓住」對方。

如果孩子成長於這樣的原生家庭,日復一日,父母的互動模式不斷在日常爭吵中循環,也是他們不喜歡的循環,但卻又會在新的家庭裡不自覺的出現。

了解夫妻間的互動模式很重要,特別是遇到事情或彼此意見不同時,一方會如何回應、另一方又會如何;兩個人又如何互動,互動過程中又各自做了哪些事情,雙方做的事情又如何影響對方…。

心理諮商師表示,這過程就像打乒乓球,對方球打過來是要順順地打回去?還是要回給對方一個殺球?若是對方來個殺球,另一方通常不會輕輕打回去,一定也是「殺」回去。於是對方怎麼過來,另一方就怎麼過去。

就在這個過去、那個過來的過程中,雙方面都有他/她的想法,但是很多時候並沒有辦法把自己真正的想法或意圖清楚地表達給對方。

心理諮商師說,這也是與原生家庭的表達有關。如果原生家庭裡經常是負面表達,比如天氣變冷了,說:也不知道要多穿衣服,感冒了又要哀哀叫,誰照顧你啊!

這種負面表達在新的家庭裡、新的關係中,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或許對方會以為你在指責,但其實你是關心,希望提醒對方天氣冷了要多穿衣服、不要感冒。

不同的方式會有不同的解讀,而不同的解讀又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兒女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怎樣,也會怎樣影響她/他與男/女朋友或配偶之間的關係。在戀愛交友、婚嫁之前,要認真面對彼此的不同,並了解對方的原生家庭。

男女朋友在剛開始談戀愛時通常彼此都會比較客氣、會相互尊重,也會有較大的動力去看彼此的不一樣,接納彼此的不同。但是相處久了、彼此太熟悉以後,很可能就會毫無保留地直接吐槽,你看你家就是怎樣怎樣…,很容易去批評,也很容易造成對方的拒絕感。

一開始交往時就要先了解自己的與對方的父母是如何互動,不要帶著批判的眼光,而是以觀察的角色來看父母的關係,以及我和父母的關係。

往往有時候不是看不到原生家庭的問題,而是看不出或不明白兩個人的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兩個人本身的互動,通常可以藉由第三者的觀察和幫助。

無可避免的,家庭會有爭吵或意見不同的時候,當對自己及對彼此有更多的了解,會減少許多不避要的衝突,更能相互接納、彼此包容,也會更有幸福感。

心理諮商師說,每個人在過去的原生家庭裡已經有它既定的系統規則,只有沒有自我察覺到而已。

當雙方都能夠了解彼此是如此不同,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就可以因為理解各自會怎麼做而能夠重新設定一個規則。

心理諮商師建議在婚前交往的過程中,要特意安排家庭聚會的機會,從中學習、察覺並探索彼此的原生家庭,彼此的成長經歷,以及對個人的影響,未來就更能夠平和的進入新的關係中。

延伸閱讀: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