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也有憂鬱症,留意這些行為

美國醫學博士李察․巴提亞(Richa Bhatia)在美國憂鬱症協會網站的文章中指出,許多成年人認為孩子不會罹患憂鬱症,因為這麼年輕,有什麼好沮喪的,過去年代這年紀的孩子都是很快樂的…。

但事實卻顯示,美國3歲到17歲的孩子中,約有190萬被診斷出患有憂鬱症,約440萬罹患焦慮症。

2021年美國心理健康狀況更顯示,美國兒童的心理健康正逐步惡化中,超過一半11歲到17歲的兒童青少年曾有自殺或自殘的意念。在台灣,青少年自殺率亦逐年增加,有報導指出:Z世代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

如何得知孩子是否罹患憂鬱症?很重要的觀察是,平常有興趣的事物是不是開始變得沒有興趣;或是在人際交往上不想與他人互動,包括家人。比如叫他吃飯或是與家人一起出門,就是不理你。

心理師表示,要留心觀察孩子跟過去日常有沒有差別?如果有不同的話,可能就是有狀況。

與青春期叛逆有別

一般說來,青春期的叛逆現象是持續性的。大多數的青春期孩子,情緒上可能會有起伏,倘若親子關係和諧,爸爸媽媽還是可以知道孩子的狀況,更可以成為孩子的支持。

比如聽孩子講話、讓孩子發洩他的情緒等等。但是如果孩子從小就跟爸爸媽媽的關係很疏離,進入青春期之後,父母會無法掌握他的狀況。

因此,如果孩子生病了,他不會跟爸爸媽媽講,也不想跟同學講,常常會自我關閉,親子之間也會起很多的衝突。

父母會很明顯的會認為:你怎麼變這樣?!心理師說,這個「你怎麼變這樣」,就是一個警訊,可能是孩子遭遇到問題。

這個問題可能有很多種,不一定就是憂鬱症,但是也不能全部歸因於青春期。同成人的憂鬱症一樣,要觀察、要進一步了解。

青少年憂鬱症,通常會有的現象是,功課一定會退步,人際出問題或有狀況,睡得不好,以及脾氣變壞、容易發怒、精神不能集中、忘東忘西等等,同時也會過度的自責,有些青少年會感覺活得沒有意義、想自殺。

關係建立從日常開始

對數位原生世代的孩子來說,當察覺到「我怎麼了」的時候,往往會上網搜尋與心理議題或憂鬱症相關的訊息,會懷疑但又不是很清楚,然後一個人想來想去。

這時候,也許原本只是很輕微的憂鬱症狀,如果環境中(包括社群或同儕)有厭世的氛圍,就會加深及合理化他的愧疚感,或是不想活的意念。

心理師說,從網路獲取資訊本身沒有好或不好,重要的是,如何做正確的判斷,讓資訊成為幫助而不是障礙。然而,這要回到父母與孩子的關係。

現在家庭最大的困難是,父母對孩子沒有影響力。為什麼沒有影響力?因為沒有建立正確的關係。

有些父母親把關係建立在我怕你不理我、怕親子間起衝突,所以我要討好你。心理師說,事實是,孩子不會理父母的!

因為孩子知道,無論他做任何事,即使不尊重父母或是做錯什麼事,都不會怎樣,父母只會唸一唸,或是跳一跳腳,他不會受處罰,照常可以在家吃喝快樂。

導致的結果是,孩子無法學會分辨對與錯的能力,也無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生活習慣等等。

很可能形成一種現象:孩子在外面的表現似乎很優秀、很厲害,回到家裡卻可能是不理父母、壓迫父母。導致的結果可能就是:父母很痛苦,孩子很自私。

心理師說,這是人性。當孩子不需要為最後的結果負責,為什麼要聽話?家庭關係的建立,是要從日常生活開始的。因此,建議做父母的,不要再說我們以前怎樣怎樣,改變你的教養方式,與孩子建立良好、親密的互動關係,才能對孩子帶來生命的影響力。

三個常見的主要症狀

青少年憂鬱症會有三個主要徵兆:人際相處出問題,原本喜歡的活動現在不喜歡或不想做,以及睡眠不好。

當父母觀察到有這些現狀,要好好與孩子談一談,關心他說:最近還好嗎?表達爸爸或媽媽觀察到什麼,感覺是如何等等;而不是指責他說:你最近怎麼這麼懶?你的功課怎樣這麼差等等。

關心他的睡眠,告訴他:媽媽(或爸爸)注意到你最近早上好像起不來?晚上大概幾點睡覺?睡得好不好?有沒有睡著等等,然後進一步去了解。

但是,如果孩子只是說「還好、還好」,這時候父母通常很難接下去繼續談。因為一般所謂的「還好」,就是不想跟你講、跟你談。從心理層面來看,這也是一種社交退縮,父母一定要留心觀察,孩子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青少年憂鬱症如果比較嚴重的話,通常會是學校老師先發現,會立刻知會家長,包括在學校與同學的互動有問題,或是學校成績退步很多等等。心理師說,這是很重要的提醒,不要把它當作只是偶爾一次二次的退步,或是同學之間偶爾的吵架。

當有這些狀況,要適時帶孩子就醫,並鼓勵、傾聽孩子表達他的感受,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你的理解、你的支持和你的陪伴。

 

延伸閱讀: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