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18歲可自主結婚,夠成熟嗎?

近期立院三讀通過民法修正案,將公民權年齡由現行20歲下修為18歲,而訂婚、結婚年齡亦納入性別平權概念,男女滿17歲得訂婚,滿18歲得結婚,新法將自2023年元旦正式施行。

有立委表示,這是把屬於青年的權利還給青年,憲法預計下修公民權年齡到18歲,即將被賦予責任,理應同享其他成年權利。主流意見普遍認為這是對年輕人成熟度與能力的信任,也是讓年輕人知道甚麼時候承擔責任,並提早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也有專家指出,年齡只是參考,主要還是要看心智成熟度,而18歲可以自主結婚,重點乃在是否尊重婚姻制度,以及是否有自主能力。因此法規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必須在孩子更小的學齡歷程,就教導孩子兩性教育及尊重婚姻的價值。

從醫學專業和社會心理發展階段的角度,18歲的年齡,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對自我認同的概念及認知等等,真的夠成熟了嗎?是否具備健康的性平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及對性別的認知與尊重。畢業於臺灣大學醫學院博士鄭醫師表示,根據相關認知發展、社會心理發展、學習心理學等專業理論探討及研究,自幼兒時期至青少年時期,在生理、心理、認知、社會以及學習各方面皆會因不同年齡會有不同的發展階段。雖有個別差異,但發展階段仍具有連續性及普遍性。

人類的生理、心理和認知發展大約在20歲達到成熟階段。研究發現,大腦的邊緣系統與情緒有關,在青春期時功能會逐漸強化,但負責控制衝動的前額葉皮質則要到25歲以上才會成熟;而負責高階認知功能與人格判斷力的前額葉,則必須至25歲才達到發展成熟階段。

鄭醫師認為,在孩子成長的任何一個階段都可能會遇到不同的性與關係議題,針對每個不同學齡階段的孩子都應該給予不同的教導。

鄭醫師建議,攸關人格和身心健康的性平教育,學校應以符合腦神經科學、認知和社會心理發展的不同階段,規劃適合該年齡的性平教育,以達促進學生身心健全發展的目標;父母應在生活中關心、教導和陪伴,與孩子一同成長。

2-6歲 幼兒園階段

這階段的性平教育內涵應以生命教育為出發,教導幼兒尊重人、尊重生命;教導基本生活禮儀,如請、謝謝、對不起等;以口語來表述情緒,如開心、難過、生氣等;教導幼兒維護身體私密部位的隱私權;以及加強幼兒大肌肉、小肌肉的均衡發展等。

根據佛洛伊德性心理發展理論,3-6歲的孩童處於性蕾期,會透過玩弄生殖器開始分辨自己與別人的性別差異,也是對性的情緒或是對性的認知的開始。佛洛依德認為,如果性蕾期沒有教育好,小孩容易缺乏自信或是產生自戀。

針對這階段的幼兒,要細心觀察及引導孩子建立正向的生理性別認同、喜歡自己的生理性別。當發現孩子對心理性別認同有困擾或特殊家庭結構的幼兒,需要個別輔導或轉介專業資源。

7-10歲 國小中低年級階段

此年齡階段正處於近代知名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認知發展理論的具體運思期,應幫助學童以生理性別為認識自我和性別認同的基礎,正確接納和認識自我,發展正向的心理性別認同。

幫助學童建立健康的人際界線很重要,不勉強自己的意願,也不強加自己的意念於他人身上,包括:身體界線、心理界線、社會(人際)界線。對於生理性別和心理性別不一致的學童,需以個別輔導或轉介心理輔導專業資源介入。

此外,要教導學童和同儕發展健康的友誼或人際關係。校園霸凌事件有其複雜的心理動力,必須幫助霸凌者了解自身的行為並學習對個人的行為負責,提供機會,讓孩子在與人的良性互動中體驗到成功與失敗的滋味,學習正確的社交技巧。同時要幫助被霸凌者增進人際關係、把心事說出來並以堅決果斷的態度來因應。

其他包括:內化生活基本禮儀習慣;練習以口語陳述個人想法、陳述意見;習慣以口語表述個人情緒;公平分配班級事務的任務分配(如:搬動物品)等。

11-15歲 國小高年級至國中階段

艾瑞克森以弗洛依德性心理發展理論為基底,將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成人晚期,分為八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建立在成功完成較早的階段任務的基礎之上。若未順利完成該階段的挑戰,在未來仍須再次面對及處理未完成的問題。

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理論中,該年齡階段正是發展自我認同的基礎,健康的家庭關係及人際關係的能力影響甚鉅。此階段的教育意涵重在:培養青少年發展健康的家庭關係及人際關係的能力,如親子溝通、情緒管理等;教導青少年認識青春期的身心變化、接納自己青春期的身心改變;培養自我反思、自我坦承的能力,並適時提供他人回饋,幫助自我了解;教導促進健康的衛生保健方式及培養和發展多元的興趣和運動習慣。

男生約在13歲、女生約在12歲,性器官已趨成熟,在生理上與心理上所顯示的兩性特徵及差異開始顯著,性心理的發展亦臻成熟。教導青少年延後發生性行為的保健意義及親密的行為所促發的生理機制是相當必要且重要。

近十年來,國中生發生性行為比率,從2%一路攀升到5.7%。其中女生有6.2%曾有過性行為,比率創新高。更令人擔心的是,國中生不論男女,有近四成性行為沒有避孕,也創十年新高紀錄。醫師警告,太早發生性行為,除了容易未婚懷孕,青少女的生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也會增加日後罹患性病、不孕症,及子宮頸癌的機會。故延後性行為發生的年紀有保健及促進健康的積極意義。

而男性費洛蒙會對女性產生心理影響,如緊張程度降低、感覺幸福;此外,持續20秒以上的擁抱或愛撫等親密行為,會提升女性體內催產素(Oxytocin)的濃度,產生快樂的感覺及幸福感,更容易信賴人。因此此階段的性教育應顧慮到女性對費洛蒙的敏感度以及催產素濃度提升的促發行為,讓青少女更謹慎地考慮是否進入親密關係之中。

簡單說明保險套的避孕和防疫功能及其限制,和教導性傳染病的防疫概念(包括AIDS、HPV、HSV、梅毒、淋病),也是必要的。

16-18歲 高中階段

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理論指出此階段常自問以下六個問題,要協助青少年澄清有助於澄清自我的認同。我現在遇到什麼問題?我現在想要什麼?我將來想要什麼?我有什麼專長?過去的成敗經驗如何?父母對我的期望如何?

此階段的發展任務要能促進青少年建立正向的自我認同概念,促進自我反思的能力和尋求他人回饋的意願,幫助自我了解;強化青少年發展健康的家庭關係及人際關係的能力,如親子溝通、情緒管理、拒絕同儕施加的性壓力;從生理觀點教導青少年更謹慎的考慮是否進行親密的接觸,教導青少年操作保險套、性病防治和避孕方式。

其他包括:說明延後性行為的保健和防疫概念,幫助青少年內化有關性傳染病的防疫概念(含:AIDS、HPV、HSV、梅毒、淋病),培養健康的生活型態及鼓勵持續發展興趣項目和維持運動習慣。

鄭醫師表示,性平教育是學校跟父母雙方的責任,我們教孩子要孝順,不是家裡也教、在學校也教嗎?家長對學校的性平教育須持續關心,學校亦有責任教授符合客觀事實,及健康的性平教育,讓孩子對兩性教育有正確的觀念,知道自己是誰、找到自己,有成熟的心智和思維,具備承擔責任與情感的能力。

延伸閱讀:

分享:
FB留言

延伸閱讀